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寸金地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寸金地


推荐阅读: 死遁后成了表兄白月光我和纲吉君结婚的第三年和男主同归于尽后小狐妖不想揣崽别想掰弯我这个游戏处处高能恋上青梅这件事永恒成长小心魔(穿书)公主殿下嫁到西游:拜师花果山,猴子不出世了女神的超级赘婿

到了元代,釉里红的出现,才使得真正的高温铜红,进入了可控范围,但还是烧制不出整体的红色。
所以说,单色红釉瓷,比彩绘红瓷难以烧成的多。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直到永宣时期,官窑才成功烧制出,世界历史上第一件通体呈现红宝石般色泽的瓷器。
像明洪武时期的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就是其中的代表。
还有传世的鲜红釉盘,就是在明永乐时期烧制成功的。
其中最具盛名的,肯定是明宣德鲜红釉盘。
而在宣德时期,还有器宝石红的瓶、碗、僧帽壶、菱花式洗、莲花瓣小壶。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特殊的瓷器,像是描金龙纹盘、描金龙纹碗等。
这次瓷器除了使用宝石红釉之外,还有金彩,也就是黄金描绘。
如果是原来,陈文哲肯定是避开这种瓷器,不会制作。
现在不同了,他可以通过隋侯之珠学到金彩的烧制工艺,加上手中有着巨量黄金,自然是想要做什么瓷器,就做什么瓷器。
只不过,像是这样的瓷器,就算是他如果没有试烧几炉,烧制成功的可能,也很低。
这就不要说在明代之时,那时的烧制成功率,更低!
不说宝石红釉,就算明初的釉里红瓷器,虽然大量烧制,然而还是有许多根本看不出来红的影子,几乎可以叫做釉里黑。
所以说,对于陶瓷的红色制作,最为重要的还是烧制的环节。
而因为单色釉或者是红色彩绘釉瓷的不同,烧制环节也是不同的。
因为这个原因,红色瓷器就分为两种两种形式,一种是单色釉瓷,也就是瓷器通体红色,没有任何图桉。
另一种红色釉瓷则是用红颜料画出图桉,不是全部红色。
表面上看,以铜红料进行精细的彩绘,比起单一的色调,似乎要难得多。
前者好比要用红色在墙上,画满优美花纹,而后者仅需要把墙面涂满。
单从画的角度来说,平涂自然没有特别的技术难度,而画却需要多年的学习和训练。
不过,对于陶瓷上的红色来说,烧制环节才是最为关键的技术。
退一步来说,红色彩绘瓷就算烧制失败,但图桉犹在,还是可以欣赏画面的精彩。
明初很多彩绘红瓷,虽然烧制失败,图桉颜色成黑色,但图桉本身依然精彩,被后世所珍藏。
但单一的红色就不同,某个局部呈色不佳,就意味着整件作品的失败,更不要说通体烧不出红色。
所以,通体红色的瓷器,反倒比用红色绘画的釉里红,要难以烧制得多。
陈文哲有经验,有时间,更是有资本。
所以,他不惜消耗大量顶级原材料,在制作其他瓷器的空隙,不停的试烧。
当经过几次入窑烧制之后,陈文哲就已经大体摸清楚了明清之时宝石红釉的烧制情况。
他毕竟有着近乎宗师级的烧窑技能,很多事情只是不熟悉,而不是不知道。
又一次烧制失败的经验,他就会注意,只要注意了,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所在。
所以,此时他已经十分清楚,烧窑之时的注意事项。
毕竟红釉最主要的还是烧窑,特别是温度控制。
比如烧成的气氛,高温红釉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要呈现出完美的红色,需要对烧成温度和气氛精确控制。
所谓烧成的气氛,就是对窑内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控制。
简单地说,在氧气氛围中烧制,叫氧化焰,而在一氧化碳环境中烧制,叫还原焰。
高温红釉需要在1300c的高温下,以还原焰烧成。
为什么通体红色的瓷器,难烧制?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对烧制温度和气氛的控制,极为困难。
比如温度,古代完全没有测量和控制温度的设备,窑内的温度烧到多少,完全要凭把桩师父的经验。
把桩师父就是负责烧窑的窑匠,烧成之时,是1250c,还是1300c,仅用眼睛观察,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窑工们慢慢发展出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温度的高低。
但火候的把握,仍然依靠经验。


相关章节: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十大经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十窑九不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远超古人的现代工艺第一千一百一十章陶瓷珍品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居然会这么难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不惜工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美到极致,无以复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名牌天字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千古绝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曲中之《大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