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钻到钱眼里面去了 第六十九章 议和决定

第六十九章 议和决定


推荐阅读: 书穿女配可盐可甜无限从登上方舟开始我被李二坑成了驸马暗族崛起虚构魔法我在游戏中捡碎片异瞳者浮屠十九层圣之座传奇主教最强护花高手在都市无敌战皇

文官们对任金革的建议,强烈赞成,说任金革大将军不愧为镇守边关的大将军,对形势的把握,真是透彻无比。
言外之意就是,此时站在朝堂之上,咋咋呼呼的一群武将,简直就是一堆草包。
武将们觉得任金革太怂了,觉得他丢了军队的脸,不少家伙觉得他更适合做镇北大将军。
皇帝老儿没有再给这群大臣唇争舌辩的机会,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做拍板决定。
“去岁我大阳帝国遭逢百年未见之大旱,大旱持续接近一年,以至民间饿殍遍野,四海之内,颗粒无收,如今,国库空虚,府无余粮响钱兵器,所谓后勤不足,兵马不动,此为第一。西有沧澜帝国,狼子野心,时刻垂涎我大阳帝国肥沃疆土,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若轻言用兵,则有置于戎狄沧澜两国夹击之下的危险,此为第二。我大阳帝国,如今正将秋收,如发动战争,势必征集民夫,抽调丁壮,如此一来,今年的秋粮,又将无法收割,灾年刚过,若再无秋粮,那我大阳帝国,岂不是雪上加霜,此为第三。所以,因此三点,此次戎狄犯边,只可议和,不可开战。”
皇帝老儿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从己方,敌方,秋收三个方面去分析了要害,在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清晰头脑,倒是不易。
皇帝老儿既然已经下了定论,一班大臣们自然也就不敢再吵吵嚷嚷,各自领了旨意,去准备议和的相关事宜去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成为了此次议和的关键。
既然要议和,那自然要派遣使臣,以往大阳帝国腰杆硬的时候,随便派个官员意思意思一下也就是了,但如今大阳帝国国内虚竭,要想达成和议,最起码得派出一名像样的使臣。
什么样的使臣才像样呢,会不会说话不打紧,因为有人负责这一块,最关键的是,身份地位要高。
大阳帝国之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除了皇帝老儿,谁的身份最高,当然得数皇子。
太子殿下贵为储君,自然是不能去的,况且,干这事儿随时都有着被戎狄国蛮子砍了脑壳的危险,太子李景同躲得躲不及呢。
他会去才怪。
二皇子李桀?别想了,这家伙脾气火爆,常年一张寒冰脸,看谁都不顺眼,况且这家伙在北疆的时候,时常与戎狄部族发生冲突,双方死在彼此手上的人数不少,完全就是见面就眼红的敌人,让这家伙去,不是去议和的,只会把事情搞大。
然后就是德王,德王李谨,敦厚恭谦,儒雅随和,是议和的不二人选,但是,德王在议和决定出来的第二天,就病倒在了自家王府的床榻上,据说已经到了粥米不能进,意识模糊,就等着归西的地步,这样的德王,自然是不能作为使臣的。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老儿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第七皇子李安平。
出使戎狄这样的大事,自然就落在了李安平的头上,而且,还没有任何推脱的余地。
李安平一没有太子殿下储君的护身符,二没有二皇子殿下自带的拉仇恨脸,三没有德王李谨的“智慧”,他被皇宫传旨使者找到的时候,还在写诗作画呢。
李安平知道自己没有推脱的可能,规规矩矩地接下来圣旨。
议和,成为了如今大阳帝国朝野,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
次日,皇帝老儿旨召第七皇子李安平入宫,李安平终于见到了他这位很久不见的父皇。
皇帝李开继,先是大大地赞赏了一番第七皇子李安平的胆气,以及为国为民的担当,又说起来李安平一直以来的种种善迹,只不过,疏于对自家小儿子管教和了解的李开继,有好几个地方都说错了。
李安平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使臣的任务,但是他在金銮殿上,也向自己老爹提出了一个要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就是希望能让和府的一名名叫张九阳的家仆,跟随自己出使戎狄。
张九阳此人,皇帝老儿还有印象,当即就摆了摆手,说你为议和使臣,要谁跟你同往,你可以自行决定。
言外之意


相关章节: 第六十四章 预知商机第六十五章 大灾之年第六十六章 大阳大旱第六十七章 被误会了第六十八章 戎狄犯边第七十章 出使戎狄第七十一章 戎狄王帐第七十二章 刻意羞辱第七十三章 争取机会第七十四章 战乌日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