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悟道三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函谷关前,董卓乱政

第一百一十二章函谷关前,董卓乱政


推荐阅读: 拒绝首富求婚后我制霸娱乐圈战神家的异能小狂妃重生之不负韶华万界剑尊扶风云塘神道吞仙农门团宠小福医神医圣手末世无限进化我有一颗万宝树携带系统去修仙灵气复苏之暴力法神

陈勇三兄弟义结金兰,自此之后,陈勇,方明,李猛三人关系就更进了一步。而此次让李猛断后,由他把将士们分批送往长安,就更靠谱了。而第二天一早,陈勇便带上李猛一起前往洛阳城内的商铺,与老掌柜交接。这样的话,以后两人再单独联系,就更安全方便的多了。
李猛送陈勇、方明、陈依然三人,和前往长安的丝绸商队,一直送出数十里之遥,才依依洒泪惜别。这一路之上,由于商队与各个关隘的守军早有了关系,所以一直都很太平,只需要缴纳一部分过路费,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陈勇自然希望这一路都能如此顺利,可是事与愿违,这日还是又出了些意外。当丝绸商队来到函谷关外,此函谷关乃是汉函谷关,又称为“汉关”,为汉武帝元鼎三年所建。它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第一关!
其名称中的“函”指匣子,“谷”指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汉函谷关北距黄河六十公里,北依凤凰山,南侧为青龙山,南北两山对峙。此关城建成之后,南北两侧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形成天然屏障,惟有通过此城门,才可以出入关隘,踏上这丝绸之路。
陈勇等人来到函谷关前,那守关之人乃是国贼董卓之将士也,他们就是靠吃拿卡要来增加其士卒们的日常收入的。董卓在函谷关前曾驻守过两月有余,才从函谷关上撤回。也就是说,开始汉献帝刘协在长安城未央宫时,并没有董卓相伴,只是有西凉铁骑而已。
但是汉献帝刘协因为无兵无权,空有满朝文武随行,却没有人胆敢冒死与董卓的西凉铁骑拼命,救汉献帝刘协于水火之中。等董卓认为中原内地已乱,各路诸侯已经开始各自为政,相互搏杀之时。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才从汉函谷关撤军,回到长安,准备享清福了。
等董卓回归长安之时,他故意命令御史中丞皇甫嵩跪拜迎接,以达到羞辱他的目的。皇甫嵩再有傲骨,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没有办法,他为了能够陪在小皇帝刘协的身边,想办法多进一些臣子之义,他只得当着那么多士卒官员之面,向董卓行跪拜大礼,才使得其满意而归!
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又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宗族内外成年亲信都已尽数入朝为官!当时大汉基业,已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间!
董卓见连皇埔嵩都低下了那高贵的头颅,向自己行跪拜大礼了,于是就让公卿大臣依次拜见自己时,都需要下车行跪拜大礼。开始董卓还向蔡邕这些老臣、名士还礼,到了最后,董卓已经懒得回礼了,他已经习惯这种,士人皆在他之下的感觉。
而且到了最后,朝廷中各要职部门的长官,包括如任尚书令王允者,都需要到董卓的太师府内,向其汇报工作,而且每次都要行跪拜大礼。此时的董卓,已经差不多把自己当成了“立皇帝”了!
董卓的幕僚为了讨好于他,提出董卓之能可比姜尚姜子牙,在朝中可称之为“尚父”。董卓向蔡邕求教,蔡邕则劝说董卓需要等到平定叛乱,返回雒阳后才能讨论其事,董卓听之有礼,只得暂时听从其言。
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郿县其封地别筑郿坞,董卓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城的模样,内盖宫室,并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董卓在民间选少年美女八百人充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玛瑙堆积不知其数,集天下之奇珍,以供其挥霍。董卓自己都说过:“吾平定关东之后,即已是雄踞天下!即便得到了最后,自己失败了,被天下群雄围攻,吾也能守在郿坞,活到终老矣!”
董卓的家属都居住在郿坞之内。其往来于长安之间,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之外。董卓常设大帐于道路两旁,与众公卿聚众饮酒,不亦快哉。
一日,董卓从未央宫而出,辞


相关章节: 第一百零七章袁绍聚将,新婚大礼第一百零八章依莉大婚,救援孟德第一百零九章肺腑之言,孟德当歌第一百一十章匡扶汉室,刘和回归第一百一十一章刘和之言,义结金兰第一百一十三章老子出关,左慈修道第一百一十四章长安戒严,伍孚刺董第一百一十五章潜入皇宫,陈勇身法第一百一十六章初入未央,种辑之言第一百一十七章觐见天子,望月兴叹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