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九十九章桑蚕业与新城(上)

第九十九章桑蚕业与新城(上)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听到朱厚炜忽然问出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旁边的谢迁则有些茫然的看向朱厚炜,他虽然对景县令介绍的事不感兴趣,但却也从头听到尾,可是他却想不明白,朱厚炜是从哪里得出南直隶、苏州府及几个县城税收下滑的判断?
不过景县令听到朱厚炜的问话后,却是被震的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醒悟过来,站起身对朱厚炜躬身一礼道:“蔚王殿下真乃神人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本地及附近的税收就出了一些问题,前段时间,南直隶的布政使还召我们去议事,主要就是这个税收减少的问题。”
听到这里,不但杨慎和朱秀荣都醒来了,谢迁更是露出一脸的关切,再怎么说,这里他也是朝廷大员,税收减少他也要担上一定的责任,因此自然十分关切,而且谢迁也十分奇怪,朱厚炜为什么对这里的情况比自己知道的还清楚?
听到景县令的夸奖,朱厚炜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的得意,而是接着说道:“景县令,税收减少这件事的缘由想必你比我们都清楚,所以还请你仔细讲一遍吧!”
景县令虽然还是搞不清眼前的蔚王要做什么,不过从对方的表现上,他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将当地税收减少的原因讲了一遍。
其实这件事说起来,还和朱厚炜有着有莫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这边税收的减少。就是朱厚炜一手造成的。这件事说起来话长,还要从南直隶本地的经济状况说起。
自春秋时期的吴国建立苏州古城开始。这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不但盛产稻米和茶叶。另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物产,那就是精美的丝绸,苏州号称丝绸之府,境内百姓几乎家家都种桑养蚕,然后将收获的蚕茧漂白抽丝,再经由南方女子细嫩的双手。制作成一匹匹精美无比的丝绸,然后通过商人贩卖到四方,甚至连极西之地的东罗马帝国,上层贵族之间也以穿丝绸为荣。
毫不夸张的说。丝绸的收入几乎占据着苏州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朝廷设有江南织造局,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写“红楼梦”的曹雪芹老爸就是织造局官员。本来丝绸这种货物,无论哪里都是紧俏的东西,苏州府也从来没有为丝绸的销路操过心。但是这种情况却在去年发生了改变,随着朱厚炜在纺织行业上的巨大投入,再加上棉花和羊毛的来源日益充足,越来越多的棉布、毛纺品流向市场,开始挤压其它布料的生存空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棉布纺织技术比较原始,纺出来的棉布十分粗糙,也只比麻布有优势。所以抢占的也只是麻布的市场,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入纺织产业,再加上朱厚炜在背后的推动,纺织技术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短短的时间内,棉布的质量已经上升了数个台阶,现在的棉布质地也越来越细密光滑,已经开始和丝绸抢夺高端的布料市场。
其实相比较而言,丝绸的质地与光滑度都不是棉布能比的。所以富贵人家的主要衣料还是以丝绸为首,甚至连一些中等人家,也都是以穿丝绸为荣,所以无论棉布再怎么精美,都无法撼动丝绸这种顶级布料的地位。
但上面所说的仅仅是指大明国内,大明生产出来的丝绸只有一少部分是用来在国内销售的,大部分丝绸其实是通过海运或陆路向外销售,比如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虽然这条路上的商品并不仅仅是丝绸,但丝绸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可是随着棉布、毛纺品的崛起,北方的商人忽然发现,他们根本不用再千里迢迢跑到南方,然后想方设法的想多订购一些丝绸,在自己的身边,就有大批价格更低,而且比丝绸更加耐磨耐穿的棉布,被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运出去,虽然卖出的价格比丝绸低一些,但因为本来成本就低,相比较之下,还是棉布带来的利润更高。
也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北方丝绸之路上,棉布慢慢的取代了丝绸,成为大明对外的主打产品之一。北方销路受阻,对丝绸生产的打击可谓是十分巨大,还有就是


相关章节: 第九十四章欣喜的天子第九十五章明朝的工商业第九十六章工业示范区第九十七章淞江县第九十八章景县令第一百章桑蚕业与新城(下)第一百零一章新上海计划第一百零二章电灯第一百零三章水电站第一百零四章铁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