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一百四十六章盛京密议(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盛京密议(上)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盛京本为大明的沈阳,被后金攻占后,作为都城,在内中修建了皇宫。皇太极将沈阳改称为“盛京“,到崇祯十七年,清国迁都北京后,沈阳定为陪都,数十年后,盛京易名为“奉天”。
此时盛京城外丁当声响不断,无数工匠在清兵监视下忙忙碌碌,打造兵器。早在努尔哈赤时期,盛京城外就铁匠铺绵延十数里,烟火昼夜不休,由于清国对兵器打造管理严格,动徹杀头,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兵器盔甲颇为精良。
努尔哈赤时,通过与大明的互市贸易,积蓄了大量的铁器,其境内也多铁矿,冶炼所需的木炭煤炭亦不匿乏。加之皇太极多次掳获,从关内抢回了大量的人丘财帛,内中工匠铁器不少。
所以清国得以组建大量的重甲步兵与骑兵,这是别的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所没有的。
盛京八门,皇太极将沈阳改为盛京时,就亲制诏令命名八门的名称,正西便为怀远门。
沈阳官道四通八达,大明在辽东的几百年经营非同小可,改名为盛京后,清国上下,主要还是依靠原来大明修建的这些官道驿路。官道宽约数丈,厚厚的黄土夯路坚实无比。
此时从怀远门通往西郊的路上,奔来了一列望不到边的仪仗。
最前面开路的,便是清国皇帝亲营中的葛布什贤哈战士,他们铁甲黑缨,每人配着强弓劲矢。个个军容严整,煞气十足。他们的马蹄与钢铁洪流滚滚而来,蹄声敲击在地上,一片轰隆隆作响。
动用葛布什贤哈战士,只有清国皇帝才有的权力,这些士兵是清国最精锐的战士,每个牛录不过选取二人。官道的闲杂人等早被赶得远远的,骑兵仪仗过来,只敢远远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一队队骑兵似乎过不完,终于,仪仗的中间,出现了皇太极的五色华盖。其称帝后,慌忙将中原皇帝的排场学来,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等各样仪制,学个十足十。
他出郊大阅,此时摆的便是大驾卤簿。对比当年朱佑樘在北京阅兵寒碜的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仗,此时他的排场讲究了数十倍。不算最前的葛布什贤哈战士,光仪仗人数就有上千人。
导象、宝象等大象走完后,后面拿静鞭的,拿大乐的人,各样的车驾,各样的鼓乐随行。再各样的五色金龙旗,风旗、雨旗、宿旗等过完。又是无数的团扇,黄扇,方扇,孔雀扇等等等等。
然后又是黄盖,紫芝盖,翠华盖,九龙曲柄黄盖,看上去有如一朵朵巨大的蘑菇。还有什么金交椅,金瓶,金盟盘,金痰盂等等。这些东西走完,便是浩浩荡荡的佩刀大臣与仪刀侍卫。
随之青铜制的品级山,代表随行大臣们的身份,最后皇太极的华盖出场。卤簿仪仗队中,此华盖最为显眼,最为华丽,全面的绸缎质地,上面绣满各样的莲花、灵芝、菊花、梅花诸花。色呈为紫,撑起后犹如一朵紫色祥云。
此伞颇大,周好几米,高好几米,不是身强力壮的大汉,根本撑不起。
华盖下还有风铃,风一吹,就出响声,用来驱邪的。
跟在皇太极的车驾后,是浩浩荡荡的清国王公大臣,官员侍卫等,队伍庞大之极。
皇太极坐在车驾上,眯起眼睛在细想什么,鞑靼的小王子秃可猛入侵大明失败后,跟随他一起的蒙古的头领阿克苏和善巴带着掳来的百姓和投降的汉人官员投靠了已经立国的清国,现在的清国是皇太极当政。他是一个大胖子,皇太极得到掳来的人口财帛回到盛京,一系列的赏功惩罚诸事后,皇太极立时着手组建八旗汉军之事。
这也算朱厚炜改变历史的一部分,汉八旗的形成,比历史上早了几年。
不过皇太极之举,引起了满蒙八旗的强烈反对,对汉军势力的形成,他们都是饱含警惕。依他们说的,这些“蛮奴“可以背叛他们的前主子大明,日后他们有了实力,安知会不会背叛大清?
特别汉军旗将大规模使用火器,更让他们忧心。汉八旗组建后,将达到164个牛录,蒙八旗与汉八旗虽说每牛录人数少过满八旗,


相关章节: 第一百四十一章关门打狗第一百四十二章暗潮涌动的金州第一百四十三章金州之变第一百四十四章截击金宏弻第一百四十五章援军到来第一百四十七章盛京密议(下)第一百四十八章断了财路第一百四十九章宣府风云第一百五十章学生停课、商人停市第一百五十一章暴风雨前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