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一百七十章火箭弹

第一百七十章火箭弹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1505年(弘治十八年)?成都彭州白水河军营南面的大校场上,杨慎、宋应星、万户带着几十个火箭航空研究院工程师和几个军队的军官,在试验新式武器。
自从万户发明了动力翼伞之后,朱厚炜以万户当时的班底成立了火箭航空研究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空军部队,现在动力翼伞已经发展到三代机。采用飞轮链条动力机构,前置螺旋桨水平双翼结构。有单人单翼侦察机、四人双翼战斗轰炸机。现在金属帆布飞机设计也有重大进展,只要内燃机小型化之后装上就可以试飞?了,相当于一战时的飞机。
朱厚炜这次要好好发展一下大明的火箭。
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战争利器,在明军中多有装备。
早在宋朝末年的抗元战争中,就有宋人使用火箭杀伤元军的记载。那时候的火箭基本和烟花差不多,就是一根管子。盖住一头,另一头有个洞,填充某种促进剂,把它送上天,时间一到就会爆炸。
然而即便是这种极其简单的火器,在战场上也杀伤了不少的元军。蒙古人从此将火箭加入到他们的武器库,将这种中国人发明的武器传播到了全世界。?万户曾经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陶成道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印度人从蒙古人那里学到了火箭技术,后来英国人征服印度时候,又从印度的军队里那里学到这种神奇的武器。
在明朝,火箭也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朝有各种火箭,比如神机箭,比如神火飞鸦。
“神机箭”的结构较为简单,也叫“一窝蜂”只是利用火药作为推进器发射弓矢。这种靠火药推进的飞箭特点是密集,一射就是几百发。虽然准头欠缺,但胜在覆盖范围大,足以扫射一大片的区域。
戚继光的戚家军就广泛装备这种神机箭。戚继光使用更粗的箭矢,将改进后的神机箭称为“三飞箭”,在抗倭战争中大放异彩。
“神火飞鸦”则更类似后世的火箭炮。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箭外型如乌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用“起火”的推力将飞鸦射至百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点燃,一烧一大片。
这些明朝的火箭可以说走在当时世界武器的前列,领先了西方两个世纪。但是明朝的火箭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命中精度不够。没有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稳定装置,让大多数明军的火箭射出后很快就会偏离目标。
所以明军的火箭最后只能用大规模轰炸,靠数量取胜。但是大规模发射火箭的成本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不是极为精锐的京营(神机营),很少有明军装备火箭。
需要要改变的,正是明代火箭的射击精度。只有让火箭弹真正变成直射目标的武器,这些火箭弹才真正有大量列装的实战意义。
杨慎从一个兵工厂工程师手上接过改进的火箭,或者说火箭筒,看了看大家。
众人对杨慎手上举着的火箭筒十分好奇,一个个停住了议论,盯着那火箭筒仔细看起来。虽然工程师和工人们按照研究所提供的图纸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火箭弹,但并不知道火箭弹的用途和威力。
这次“发明”的,是改进版的康格里夫火箭,这是一种十九世纪的火箭。
后世的历史上,构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在入侵印度时候发现了火箭这种战争利器,很快就学习改造了他。显然,相比于重型火炮,火箭弹具有射速快,射程远,机动灵活等优点。
英国武尔威治兵工厂皇家实验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康格里夫于1805年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长1.06米,直径0.1米,射程可达1800米。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五章酒楼惩凶第一百六十六章整顿上海第一百六十七章金州士卒崔大第一百六十八章军校学员第一百六十九章训练新兵第一百七十一章蒙古人的出路第一百七十二章新生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太极的忧虑第一百七十四章上任周四沟堡第一百七十五章两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