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十章 意识流文学

第六十章 意识流文学


推荐阅读: 我成了太阳神路明非:艾尔登之王的归来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重生之不浪了这真不是第四天灾这才叫第九艺术天庭最后一个大佬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神秘复苏:夺取诡画开局女魔头负了我足坛最强利刃我加载了电影剧本

然’,则是回忆那懵懂之中,最可珍惜的东西的失去。”
“通观整篇的诗作,李商隐大大并没有说他年轻时破灭与失去,遗憾与惋惜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理解,可能是寿命,健康,亲情,爱情,事业,财富,家庭……”
“但是这重要吗,不重要。因为诗人本来想要传递和表达的,就是一种主观的情绪。”
“这种情绪和思绪的流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吗?当然感受到了,否则它们也不可能成为名篇,流传千古。”
“所以《无题》,它真的就是无题,它写的就是一种情绪和思绪的流转,我们需要感受的,就是诗人当时的那种忧伤,惋惜,遗憾所交融的,情绪和思绪的流转。”
“这些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因此诗人相信他的诗,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感受与共鸣。”
“这其实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的精神内核,或者可以用‘诗言意’来概括。”
“而且我认为,中国的古诗,其实是一种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神奇过程,诗人留下的文字其实是故意跳脱的,不完整的,留白的。”
“而这些跳脱,不完整,留白,是留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在脑海中自动补足的。”
“这个过程造就了意境的体悟,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表达、传递与接收过程。”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李商隐的《无题》,当然是诗,还是非常高明的诗。”
“他甚至不需要你懂,也就是说不需要你完全补上那些跳脱,不完整,留白,也同样完成了这个优美的过程,相比一般的诗作,它就更加的浪漫,奇幻,空灵。”
见池薛荔越听越懵,周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或者我换一种说法吧,也许池姐姐更容易理解一些。”
“你说。”
“西方文学里有一个流派,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是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
“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将之当成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来看待。”
“这个流派主张将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
“十九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了‘内心独白’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该流派的先声。”
“其后的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艺术观,成为了这个流派的范本。”
“一九一九年,英国著名小说家维吉尼亚·伍尔芙,创作了《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的无限联想过程,揭示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
“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创作方式?”
说到这里池薛荔终于明白过来了:“意识流文学!”
“对!就是这个!”周至说道:“这个流派的技艺手法,包括了内心独白、内心分析、自有联想、时间和空间的蒙太奇,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诗化和音乐化。”
“以上所有的这些手法,李商隐大大只用了短短五十六个字,便将之表达得淋漓尽致!”
“因此无论从创作手法、创作思路还是创作主张来看,李商隐大大的《无题》,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意识流文学’!”
“后世的这些作家,他们的作品当中,其实还掺杂着大量的现实主义素材。论‘纯粹’与‘优美’,如何可与这些诗歌相提并论?!”
周至开始愤愤不平:“所以我就搞不明白了,研究外国文学的人那么多,他们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知道李商隐大大的《无题》吗?”
“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那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西方意识流文学吗?”
“可为什么没有人将之联系起来,为什么没有人意识到,李商隐大大的《无题》,才是最早最纯粹的意识流文学呢?”
“为什么没有人意识到,西方二十世纪才开始备受推崇的创作方式,是一位中国古


相关章节: 第五十五章 说服第五十六章 消防队第五十七章 卡拉OK第五十八章 插台第五十九章 望丛祠第六十一章 游记第六十二章 大礼第六十三章 逛街第六十四章 请客第六十五章 石盘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