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十一章 游记

第六十一章 游记


推荐阅读: 我成了太阳神路明非:艾尔登之王的归来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重生之不浪了这真不是第四天灾这才叫第九艺术天庭最后一个大佬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神秘复苏:夺取诡画开局女魔头负了我足坛最强利刃我加载了电影剧本

学们的关心,我们利用自身优势,委托峨影厂那边,将李兵同学的笔记,制作成了幻灯片。”
“担心你们学校设备不够先进,可能没办法播放大尺寸胶片,我们台党委决定,赠送你们学校一台大尺寸幻灯胶片播放机!”
“啊?!”周至这些真是惊喜莫名:“谢谢台长伯伯!你真是太好了!”
“这些东西加起来都挺沉的。”台长说道:“所以我们备了一辆车,把你们,幻灯机,还有安装调试人员,一起送到夹川。”
“谢谢!谢谢伯伯!”
“好了,那周至同学,杨和同学,再见!希望再次见到你们的时候,你们已经学业有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谢谢伯伯!我们会的,伯伯再见!”
台长在和周至他们交谈的时候,池薛荔就在一边看周至给她的游记。听到再见才抬起头来:“那台长我就带孩子们去楼下了,肘子你过来,这首诗是谁写的,怎么别的典故来历都能读到,唯独这首诗没有?”
台长问道:“薛荔你手里的是什么啊?”
池薛荔说道:“昨天本来是带肘子出去玩,结果成了他带我,导着我游了一回望丛祠。台长那地方真是不错,下次台里团建活动,我建议就在那里进行。”
“先说你手上的东西,是篇文章?”
“嗯,回来的路上,我就建议肘子将我们游览时候他讲的那些内容,写一篇文章出来,没想到这孩子一晚上就完成了。”
“是吗?给我看看。”
三千字的东西也不需要看多久,文章最后,以作者在回程路上,脑海中不由自主冒出的一首诗作结。
才看到首句,台长就不禁拍案:“好大气!”
岷山雪解乱云驰,玉垒鹃声立蜀时。
许尺荆丛青望墓,近分萍水绿灵池。
开江辟陆劳心死,导野催耕泣血知。
残碣于今阡陌下,边人犹省旧王祠。
看完之后,台长笑道:“我同意薛荔的意见,别的典故引用都说了出处,这个结尾如此重要,怎么能不标明诗人呢?”
“池姐姐,台长伯伯,没法标明,因为这首诗,本来就是我写的啊。”
“……!”
“……!”
台长真的惊呆了,这首诗完全是盛唐诗风,将之丢进《全唐诗》里头,那是一点都不突兀。
自己跟薛荔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古人的作品,而面前这位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说是他自创的!
如今最多的“古诗”是“革命体”,说白了,就是领导们“改革开放齐声好,神州大地齐欢笑”那种,还在各种刊物上大模大样地登载。
池薛荔觉得自己已经对面前这娃无限高看了,也完全没有料到,周至还能做古诗,还能做到这样的水平!
“周至,你不骗姐,这诗真是你写的?”
“姐,写得不好,你多指教。”周至老谦虚。
“……”
经过昨天的导游,池薛荔倒是开始相信周至的说法,毕竟诗本身就是这篇游记的完美凝练。
不过台长还是不相信:“来来来,肘子来给我解释一下你的创作思路。”
接下来周至就给台长讲这首诗,“岷山雪解”,“玉垒鹃声”,其实就是写作的套路,标明二帝立蜀的时间,地点,还暗藏杜宇这个人物。
还暗示了杜宇立国之后,即将到来的大洪水。
至于“望墓”,“灵池”,则是祠内的景物,望帝陵和丛帝的鳖灵池,不过描写墓上有了荆棘,池水进水量太少,这是在委婉地批评当地没有做好重要文物的保护工作。
下面一联就是写二帝开辟蜀川平原,推行农耕文明,生前死后的劳绩,不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被周至与“布谷催耕”联系了起来,赋予了其另一层更积极的含义。
最终一联就更好理解,如今虽然原来的碑碣已经残断再无踪影,但二帝的功绩,就在周围漫延到天边的稻田中间,再无需它物来装点。
遗惠千年,哪怕他们的陵墓祀园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尊隆,但依旧还有记得他们功绩的受益者,从远方前来省望凭吊。
周至的家乡夹川,是巴蜀


相关章节: 第五十六章 消防队第五十七章 卡拉OK第五十八章 插台第五十九章 望丛祠第六十章 意识流文学第六十二章 大礼第六十三章 逛街第六十四章 请客第六十五章 石盘角第六十六章 张辛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