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推荐阅读: 我成了太阳神路明非:艾尔登之王的归来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重生之不浪了这真不是第四天灾这才叫第九艺术天庭最后一个大佬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神秘复苏:夺取诡画开局女魔头负了我足坛最强利刃我加载了电影剧本

“同治元年,法王寺又修建四山寨门,以为守备。同治十年,法王寺终于大成,果山乃命其师弟果端、果钦等,乘危远适,结伴遐征,上京师奏请皇上,颁赐经典,并给寺庙‘敕赐’二字。”
古代的庙宇是分等级的。最高等级的是“敕建”,皇家拨出专款负责建造和维护,内中僧侣吃的是“皇粮”,他们的任务,当然要负责主持皇家相关典礼,为皇室负责宗教事务,地位崇高。
次一等的就是“敕赐”,由皇室指定庇护的寺院。这种寺院皇室不会出钱,或者说不会全部出资,更多的是给寺庙一个和皇室攀上关系的名义。
这种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国家祈福的场所,有的寺院住持是皇室成员的归止戒师,还有的是皇亲国戚的家庙等等。
“果山禅师就是利用请领法王寺方丈,并代慈禧修行一事,得到了钦赐的‘法王禅寺’匾额,又得到了一套《龙藏经》,让法王寺名声大振,最终成为川南黔北十方丛林,年入有三千七百石田租,入住寺院僧众百号,开创了法王寺最鼎盛的局面。”
袁老师和费经理看向周至的目光又不一样了,这……这尼玛行走的夹川地方志啊!
难怪辜老会这么喜欢他!
辜幼文知道这小子在帮自家干爹搞夹川县文史工作,而据正平所说这小子还是打小在他幺舅家读老县志长大的,压根不觉得奇怪。摆摆手道:“说《龙藏经》的来历,这是慈禧同治将清室内藏给他们了?”
“可没这好事儿。”周至笑道:“《龙藏经》之所以带着‘龙’字,就是因为它是两代帝王亲自关注,命人督工,技艺最为精良的《大藏经》,印刷装帧都精美异常,慈禧给了半幅銮驾的花用,估计也就是数百两白银,和包容一千多部佛家经典的煌煌珍本相比,明显还差了老大一截。”
“这事儿在县里有详细记载,其实也是有趣的故事。”
“当时果端果钦走通了大宗正的门路,最终拿到的,不过是法王寺‘敕赐’的名号和印经的‘许可证’而已。”
“之后这事儿就转给了僧录司。”
“可是僧录司在那个时候早就沦落成了个领俸禄的空头部门,带着司职的几名大和尚对此事儿毫无所知,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龙藏经》凋版在哪儿。”
“还有这种事儿?”辜幼文大为惊异:“雍正乾隆两朝无比重视的《龙藏经》版,他们敢如此草率?”
“其实从这件事儿就能够看出满清官方机构在那个时候已经糜烂到何等程度了。”周至说道:“怎么办呢?果端果钦只好再次打报告,请朝廷查找《龙藏经》版的去向。”
“得到皇帝批示之后,工部和户部官员花了三个月时间,查找到了以前的交接资料,得知这《龙藏经》版在首次印刷百部之后,就封存了起来,最后在乾隆末年,被送到京郊的柏林寺存放起来了。”
“得到消息后的二人又连忙赶往柏林寺,可是等到柏林寺僧众打开库房,里面存放经版的搁架都还在,但是本该在上头的《龙藏经》函盒,一个也没有了。”
“这……”辜幼文不禁哭笑不得:“这样的国之瑰宝,两朝的心血财力所聚,竟然拿给他们这般儿戏?!”
“好在经柏林寺一老僧回忆,有一年因为库房要整修屋顶,那些经函给转送到了智化寺看管。”
“两人又赶往智化寺,终于在那里,找到了这套珍贵的凋版。”
虽然明明知道这事儿最后是成了的,所有人听到这里,还是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周至这才说道:“找到凋版还是第一步,到这时候,果端果钦的盘缠也用完了。好在和尚本来就靠化缘,两人于是有四处奔走,筹集印刷经费,最终又耗时三个月,终于凑齐了银两,招徕工人,购买纸张材料,终于在九月之后,将这部《龙藏经》翻印完成。”
“由于《龙藏经》的印刷量本就极少,因此经板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印刷出来的新经非常完美。”
“果端果钦倒也不觉得自身辛苦,反倒是感激皇恩浩荡,在每部经


相关章节: 第三百六十六章 造假和修复第三百六十七章 知识框架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蛋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史连第三百七十章 任务第三百七十二章 归途第三百七十三章 点子大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圈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美和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