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第一章 四合院

第一章 四合院


推荐阅读: 特种兵之我能看见经验条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人在秦时,君临天下龙族:最终冠位指定开局就较真,对面被我吓到报警!我的老婆是顶流天后添丁之喜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刺客何春夏左舷饲养人偶[穿书]快穿炮灰逆袭之打脸日常


  现在能敲响登闻鼓的,都是有背景的,要么就是有些人想通过这大鼓搞点事情,像小狄云这种民间纠纷,想都不用想。

  大宋上亿人口,每天出现的纠纷不计其数,真要是个人就能敲到,那皇帝还不得累死。24小时不睡觉,都来不及处理喊冤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立冬忙的脚不沾地,一大早就会出门,不是去看新到手的煤炭场,就是到城里的4个蜂窝煤生产配送点,察看建设进度和员工培训的情况。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一月中旬,吃好早饭后,王立冬来到了城西蜂窝煤生产配送点。

  虽然是大清早的,但整个配送点却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此时正是早晚班交接班的时候,下工准备回家的匠人见到王立冬,都纷纷行礼。

  “见过,小公爷。”

  “见过小公爷。”

  “好。”

  “好。”

  王立冬一路招呼,来到了生产蜂窝煤的场地。

  看着一个个匠人,熟练的用着手动蜂窝煤成型机打着蜂窝煤,他对着一旁的总管道:

  “都很熟练了。现在一天能生产多少个蜂窝煤?”

  总管回道:“压蜂窝煤的匠人一共有245名,分成2个班,每人每班差不多能压400个左右,一天的产量能有10万个。”

  才十来天,产量就能达到这个数,王立冬还算比较满意。

  接着步行到了蜂窝煤仓库,看着仓库里,一大半空间已经堆上了蜂窝煤,“这里有多少蜂窝煤?”

  管事马上报出了个数字:“昨晚为止,仓库里一共有63.5万个蜂窝煤.....”

  .....

  北宋皇祐六年,一月十五日,五更三点(五点十分),当今天子强撑着来到了紫宸殿。

  昨晚,为了大宋的未来,他在荣妃那辛苦劳累了大半夜。

  今天一大早还得参加早朝。

  苦也!

  等殿内的大臣们作揖朝拜后,殿头官大声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落,只见众朝臣中走出两人,一位是当朝宰相梁适、一位是参政文彦博,‘陛下,京师暴雪不止,已连下了三十多天,最深处,已达丈余,最近损伤的军民也日益增多....”说到这里,宰相梁适、参政文彦博都深深一礼,“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官家赵祯紧皱眉头,十天前,他刚刚免了开封及邻近几个府的2年农税,这才几天又要他让减免,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可想到最近两天,出现在京师中的流言.....说这次天灾出在他身上。当然不是说他失德,而是他迟迟不肯立宗室子为皇子,所以老天爷才会降下灾祸!

  真是荒谬!

  他知道不出意外,就是那两个混账的手脚!

  可...人眼可畏哪!

  硬撑着眼皮,和两位相公,引经据典,口灿莲花....可惜嘴炮,人家才是专业的....争论了大半时辰,大宋官家不情不愿的,免了开封及临近几个府2年的丁税(人头税),并出炭四十万,将朝廷控制的部分木煤拿出来,半价投放到市场上。

  接下来又有几位出列,不过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皇帝也一一作了批示。

  这种朝会其实就是走走过场,重要的事情,当今和宰辅、几个相公,大都会在私下里沟通好,大朝会上,也就宣布一下,否则真把大事放朝会上讨论,百来号人百来种想法,可能几天都定不下来。

  很快,整个殿内再无官员出列,齐国公搓了搓手,正了正手中的考勤板,轻轻咳了两声,调整好了嗓音,正要抬腿出班启奏,没料有个混蛋抢在他面前。

  只见一人深深一礼后道:“臣御史中丞孙振,有本要奏。”

  见到发声的是专业喷子们的老大,赵祯有些腻味。

  挥手示意有屁快放后,御史中丞孙振开启了话痨模式,‘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废话,听得官家的眼皮子直打架,最后忍不住要出声呵斥时,这位终于说到了在正题上。

  弹劾盐铁司屡教不改,依


相关章节: 第605章 敢贪他的小钱钱第606章 人才培训基地第607章 炼铁厂改造第608章 为了家庭的和谐稳定第609章 登闻鼓,你就别去敲了第611章 恳请官家赐名第612章 东京周刊第613章 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第614章 我说话算话,决不食言第615章 女猪脚一家马上到京师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