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锦衣长安 第五十八回 白马戍

第五十八回 白马戍


推荐阅读: 校霸养成记重生之天地神尊虚掩的青春剑武侠锋娘娘拉仇恨的姿势帅爆了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末世之她从山中来道友,你手中法宝与我有缘大宋传奇前传逍遥的呀,小神仙大宋定北王死神的侦探游戏

边僵硬的慢慢动了动,裂出一道血口子来,但声音却是笃定有力的:“好了。”
风声吹散了两个人的声音,镖队中没有人留意到两个人的动静。
韩长暮巡弋了裹得奇形怪状的姚杳一眼,不可置信的挑了挑眉。
姚杳镇定自若的一笑。
不就是配合着演一场戏嘛,这有什么难的,她可是个演技派。
那白马戍看起来很近,可走起来实在不近,足可令人越走越绝望。
姚杳感慨。
传说中的望梅止渴也得看那梅子树的远近吧,若是这般的望山跑死马,就算把那梅子吹嘘的只应天上有,怕是也不管用的。
一行人从晨起看到白马戍的时候,就开始催马前行,从起初的兴奋,催马疾行,到后来的泄气,慢慢悠悠,一直走到晌午,日头高照,晒得人险些冒烟儿,才进了白马戍。
白马戍的确不大,常年驻有二十戍军,戍军中有一半的汉人,一半的胡人,守戍的火长是个四十余岁的汉人,满脸风霜。
见到李玉山这一行人走近,背着手走到关口。
刘义忙给火长行礼,笑眯眯道:“军爷,军爷辛苦了。”
火长和善笑道:“这时节不好,您怎么又走马了,您这是要在路上过年呐。”
刘义笑道:“托朝廷的福,玉门重开,伊吾道畅快好走,老汉多走几趟马,盼着能早早的不干了,在家享儿孙福呐。”
火长笑着冲着戍军挥挥手,几个人上前,查验货物和关牒文书。
明知那箱子里的东西有异,但镖队中人都是一脸镇定自若,像是知道这些戍军根本查不出什么来。
这一路上也的确如此,连着过了几个关隘,都没有查验出不妥来。
韩长暮是十分惊讶的,若非姚杳的鼻子管用,闻出来箱子里的东西的确是有问题的那一批,并没有换过,他险些要以为,这箱子在他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觉中又被人动了手脚,掉了包了。
看来若不是威远镖局的手段极其高明,那便是这沿途的戍军都与周家有所勾结了。
这时节,走西域商路的商队并不十分多,多半都是返回的,关牒照验的很快,只是在马背上缓了口气的功夫,火长便挥了挥手,放了镖队们进驿站。
白马戍不大,驿站更小,深黄色的土胚墙围出个两进院落,前头是酒肆,供旅人吃喝,后头是客栈,供人歇脚住宿,便算是个驿站了。
见浩浩汤汤的一行人进来,店主人早乐的眉开眼笑,忙笑眯眯的迎了出来,店主人是个高鼻深目,头发微秃的高大胡人,一口汉话说的倒是十分流利。
河西一带原就是胡人的故土,从前朝起,朝廷就非常重视河西的大片土地,几次征战,终于收了河西一带,屯兵屯田,又迁了大量困苦汉人和罪人到此地开荒。
姚杳在前世时看过看过一本书,提到过古时候的这种做法,名叫“掺沙子。”
将大量汉人迁到胡人故土之上,经了百年的杂居,胡人血统渐渐被汉人同化。
而同化的往往不止只有血脉,还有生活习惯,风俗和语言文字。
丢了血脉并不可怕,丢了传承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一捧一捧的沙子掺进来,一茬一茬的胡人与汉人的孩子长起来。
河西一带的胡人,早已不是原来那风化未开,野蛮好战的胡人了。
而河西一带的汉人,也早已不是从前那般任人宰割,软弱可欺的汉人了。
这或许就是求同存异的魅力吧。
百年下来,这些胡人和汉人们,有的二十岁入了行伍,数十年征战戍边,挣一份军功和军饷,有的穿行在茫茫沙漠中,挣那份微薄的筹资。
姚杳叹息,世道艰难,挣的都是一份搏命钱。
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她夹紧马腹,催马进了驿站。
进了窄小的院门,眼前豁然开朗,角落里数十棵胡杨枝干早已枯槁,却始终屹立不倒,干枯的树脚下,挣扎这冒出几簇纤细的野草。
墙壁上的黄泥剥落了,地上满是黄泥沙土,只有树脚和墙根处,有乏善可陈的一点绿意,看起来十


相关章节: 第五十三回 大黄第五十四回 婆娑第五十五回 肃州第五十六回 赫连文渊第五十七回 差点打起来第五十九回 奇怪的妇人第六十回 奇怪的少年第六十一回 人去哪了第六十二回 戍军第六十三回 马贼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