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104章 微电所入驻

第104章 微电所入驻


推荐阅读: 真千金成了残疾大佬心尖宠重生东京,开错外挂农家福妻忙种田妙手小野医霍太太你马甲又掉了让你当昏君,你统一世界?开局捡到传国玉玺四合院:我是杜守义文明求知者学霸:大国科技四合院:我有破碎空间封神鉴榜人

尽快的开展工作。
催促微电所尽快开展工作的报告,是京城大学的校长递交的。这个分量可不轻,几乎是直达天听。
所以微电所的进展也特别快,就在报告递上去第三天,微电所就陆陆续续的开始汇聚全国各地调过来的人。
赵烨的工作,也从八号实验室,转移到了这里。不过也方便,两家单位是有一条“地下通道”的。赵烨都不用出门,几步路就从他的大本营,走到微电所的大本营了。
赵烨没有给这些刚来的各方牛人多少适应的时间,他第一时间就召开了技术研讨会,开始分配任务。
在这方面,就是微电所的所长,都没有赵烨的权利大。这里的权利大不是说行政权利,而是技术权威。
曙光一号已经生产和使用了快一年的时间了,各方面的反应都非常好。作为半导体领域的研究所所长,他是有点儿惭愧的。
没办法不惭愧啊,之前他们的集成电路研究所,刚刚开始理论研究,连试验都没做几次呢,人家这边就发展了两代了。不说是打脸吧,简直就是没脸了。
来到这里之前,这位董所长就跟慈教授和张教授等人做过无数次的交流了。包括曙光一号机的处理器设计,他也是参与了的。只不过,参与的程度很有限罢了。
对于赵烨这个人,他内心是相当服气的。在科学这个领域,那真的是有志不在年高的。科学史上从不缺乏惊才绝艳的年轻人,这些人无数次的改变着科学这个庞然大物。
很明显,赵烨就是这样的人。他再了解过赵烨设计制造曙光一号的过程后,就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项目一开始的时候,整个技术路线,解决方案都已经在他的脑子里成型了。与其说是一众人共同完成的,还不如说成是这帮人其实是赵烨的助手更合适。
而现在,他要做的工作,就是首先做好这样的一个“助手”。等他听完了赵烨的整体思路和方案,就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董所长可以确定,这次的情况跟曙光一号是一样的,所谓的数控光刻机,其实已经在赵烨的脑子里完成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赵烨,一步一步的把脑子里的东西实现出来,
至于说怎么实现?首先就是,吃透赵烨提出的解决方案。
微电所迅速按照赵烨的要求,分成了五个大组。处理器设计组,存储器设计组,光电组,主板组,光刻技术研究组。
除了这五个大组,还有五个小组:分别是数控软件组,计算机语言设计组,数学组,半导体材料组,精密仪器组。
之所以把大小组倒置了过来,本该设置成大组的变成了小组,这完全是因为人员不足导致的。
现在的赵烨得集中人力搞定现实的困难,对于一些方面和领域,那只能等这次的生产任务结束了再说。
这也给新成立的微电所,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总是习惯了这种任务导向型的工作模式。对于基础研究,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这是后话,目前大家都没怎么关注这个问题。
赵烨的工作更加的忙了,他几乎就是住在了这里。每天睁开眼,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回答问题。这里的研究员,真的有一种被当做了研究助手来用的感觉。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也就沉浸到了赵烨安排的工作中去了。


相关章节: 第九十九 章 赵烨的“毒计”第100章 接到手软的订单第101章 改进光刻机第102章 数控改造第103章 换掉京一机第105章 微电所光电组第106章 沈机抛来橄榄枝第107章 沈机的加入第108章 新问题第109 章 我还能被你诬陷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