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115章 曙光一号的更新换代

第115章 曙光一号的更新换代


推荐阅读: 真千金成了残疾大佬心尖宠重生东京,开错外挂农家福妻忙种田妙手小野医霍太太你马甲又掉了让你当昏君,你统一世界?开局捡到传国玉玺四合院:我是杜守义文明求知者学霸:大国科技四合院:我有破碎空间封神鉴榜人

珍惜,慈教授等人却不这么想,借着这次自动化研究的东风,整个设计组都在其中收益匪浅,对于去年的曙光一号机,他们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如今赵烨好不容易回学校了,当然要抓紧时间搞它一下了!
多处理器并行运算已经再图纸上成型了,硬盘的接口也已经做了出来。就连显示屏,718厂都出了更新的型号。分辨率虽然提高的有限,不过尺寸倒是变大了不少。
而且那边的研究员还“突发奇想”,展开了用crt屏幕代替液晶技术的研究。
其实这个真心不是很难,要不是赵烨的出现,正常来讲,显示器本身就是从crt屏幕开始的。
这个基本上是两种思路,一种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另一种,就是直接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
转换的话几乎就是把电视机拿来用。代替的话就是修改电视机的成像电路设计,两者各有利弊,就看应用上的取舍了。
不过就分辨精度和刷新频率而言,后者优势更大一些,也更加专业一些。
赵烨没有去管这个,只是再给718的技术资料上,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剩下的,就让对方折腾去吧,没准儿还有什么意外收获呢不是?科学研究嘛,就是这些,往往都是想研究个a,结果搞出来了b。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赵烨看着慈教授等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这种热情。总不能真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吧。
于是告别了课堂,跟着他们来到了实验室里。
赵烨先是看了他们画的图纸,这个图纸是在曙光一号处理器的基础上改进来的,基本的架构和功能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为了配合多处理器并行运算,在存储单元和总线上做了一些修改。这个修改虽然很小,但是对这个处理器的功能来讲确实是一个大的改变。
支持多处理器并行的主板,已经在这次的技术攻关中解决了。可是这一次他们大胆的准备使用四块处理器并行的结构。
嗯,倒也不是不行!
看到这里,赵烨突然想,既然都准备多处理器并行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多机并行呢?
咦?这个很有搞头啊!
赵烨想到这里,自己就先兴奋起来了!这特么不就是后世云计算的理念么?
当然理念是理念,技术是技术。
不过应用在小范围的话,还真的是可以的。这对于目前的处理器都不用改动,只要再增加一块“网卡”就行了。
当然主板相应的要做出调整。不过这个问题不大,毕竟,现在的主板,已经能够支持多处理器并行了,只要再增加一个模块,这个想法就可以实现。
“老师,我有一个想法!”赵烨自己想了很久,这才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几位教授一听,咦?还能这样吗?可是想想,哈!还真的能这样!
这个想法可太好啦,这样一来,几乎就可以无限拓展曙光一号的运算效率了。
当然了,无限是在大家的想象里的,真实的情况不允许他们无限去拓展。因为曙光一号本事是有自己的瓶颈的。
假如多机并行的话,其中一台啥也不干,所有的算力都用来做数据分配和整合的话,那么理论上支持十几二十台设备应该是可以的。
不过这是理论,实际能支撑多少台进行运算,那还要看实验的结果。
想到就开工!几人立马进行了分工,几人在一起开了个小会,共同制定了一下标准,于是就开始忙自己的那一块了。
赵烨负责“网卡”和“路由器”的设计工作。
当然了“网卡”不能叫“网卡”,大家定的名字叫做交互适配器。
路由器这个时候不能叫做路由器,他们给的名字叫做交换机——用来做数据交换的机器。
赵烨这个时候,依然还是“拿来主义”,在自己的脑海里调出相关的资料,就在这个基础上“修改”了起来。
改来改去的工作赵烨做了一天,越做越觉得没意思。
赵烨觉得,为啥要在这里做功能“阉割”呢?为啥不能保留下来更多的功能呢?
虽然这个


相关章节: 第110章 被抢注了?第111章 挖好的坑第112章 专利问题第113章 保星公司第114章 时不我待第116章 曙光二号第117章 你们想搞互联网?第118章 再战“邱小姐”第119章 东风试验基地第120章 东风也需要计算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