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怎么穿越掉在明熹宗面前 第6章 钱去哪了

第6章 钱去哪了


推荐阅读: 反派宦官总在撩我夜道之上龙族监察军世纪之风摊牌了我和王爷灵魂互换了大国军舰权宠卦妃:摄政王的心上娇帝国的炼成记录都市绝世神医文娱腾飞小娇包又在暴君爹爹怀里造反了星辰蜕变樱桃十分甜

第6章 钱去哪了
“那我们今晚就讲讲大明会亡的几大因素:其一,不堪重负的农民起义。其二,外敌入侵,像后金、倭寇。其三,常年天灾加上人祸。其三,税收财政匮乏,入不敷出。其四,吏治腐败,文官党争不断,不思政务。其五,军队荒废,将官蓄养家丁,拥兵自重。”
天启反复默念思考,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除了还没发生的,一点都没总结错。
“立超历代,一般遇到其中三点就已经要命了,可明末遇到的问题却远超历代,真的是够倒霉的!”
天启感叹:我大明真是多灾多难!
“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关3大弊端的文章,税收、军队、规则。”先看税收,就那前宋为例子,北宋宋真宗时期国家财政收入高达1.6亿两(亿两就是万万两),而大明万历初年赋税收入约2217万两白银左右,而后来的满清末期每年的税收都要8000万两,而到了明末崇祯年大概只能收上来四百万两,简直离谱到家了。
“先生,别说往后了,就算是现在朝廷每年的税收也在越来越少。”天启无奈道。
“而相差这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农民,因此不重视商业和贸易,所以大明税收只以农税为主,又不重视商业税和贸易税,直接导致税收少了好几千万,由于过度依赖农田税,明末后期又使用一条鞭法,农民交税时要卖粮去换银,而卖粮时又被商人压价到最低,遇到灾年就能导致他们家破人亡。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文人考上举人就能免除赋税,所以明朝的官员名下都拥有者大量土地,却不用交一毛税,如此农户们纷纷吧土地投献给他们,逃税!整个天下的农人能有多少,却要负担全国7-8成的税收,他们就算不吃不喝也撑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啊!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朝廷又不断的加征三饷,成了压垮人心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活不下去了,谁还管你是朝廷还是皇帝?换做是你你反不反?”
“大···大概会··吧···”天启小声磕巴的回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了人心,灭亡就是迟早的。最让人无语的是,大明养了地主士绅近300百年却养出了一帮白眼狼。”
天启都默认大明的官员真的是历朝历代最无耻的.....,嘴上喊的众正盈朝,尽忠职守,正义凌然,······一帮给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明朝末期的文武官员为什么不肯捐钱救国?因为对于那些人来说,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不是皇帝赐予的,是他们寒窗苦读换来的。大明是你朱家的,又不是自己的,凭什么要我们读书人掏钱帮你老朱家?”
儒家圣贤说的好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士为知己而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要对我们苛刻,老子就伺候别人去,反正铁打的士绅流水的皇帝,你家的死活干我屁事。
后来大顺闯王在京城追赃派饷,大约抄出了7000万两。
再说说宗室:从明代中期开始,随着宗室人口的急剧膨胀,宗室俸禄已经成为朝廷的巨大负担。我们可以看看朱元璋《皇明祖训》里规定的藩王俸禄。
这只是规定的俸禄,实际上亲王所能享受到的远高于此,明末以全国所有的赋税收入一半甚至更多来用来供养这样庞大的皇室成员,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了。这个支出确实足以拖垮一个国家。
万明、徐英凯的《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对明代重要财政著作《万历会计录》进行整理和研究,整理出的数据是,隆庆年间和万历初年,折算各种名色之后的明朝中央财政收入,约1810万两,财政支出约1850万,其中宗藩岁禄占29%。这还没算入王府庄田店所给朝廷造成的赋税流失。
虽然不能全怪这些藩王,但二百年国营养朱,多多少少这些王室子弟要为大明的灭亡塞承担一部分责任。
再说说海贸,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展现国力驱使诸国前来朝贡,顺带进行的贸易无疑是互惠互利的。明朝后期进行海禁,压制限止私人


相关章节: 第1章 闪亮登场第2章 历史第3章 明朝灭亡史第4章 辅助“外挂”第5章 求知,求学第7章 迷之操作第8章戏耍第9章第10章4象第11章秘密会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