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国舅爷,你家偷心贼又升官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明珠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明珠


推荐阅读: 和顶流前任上求生综艺后我爆红了悍妻种田有空间我在北周当女捕和死对头上恋综后,被迫当CP顶流CP又又又撒糖了锦绣农家之福嫁天下琴箫醉狂妃之邪王逆天宠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带着淘宝去修仙登堂入室荡世九歌

先农礼、亲蚕礼在三日后如期举行,折磨了尚服局近一个月的祭服风波终于有惊无险,顺利熬过去了。
不过作为御用尚服局之人,姜宝玉因着要在皇帝举行先农礼时随侍左右,倒是错过了皇后亲蚕礼上的一件趣事。
所谓亲蚕礼,是由皇后在先蚕坛主持,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的祭礼。
亲蚕礼上,皇后会手持金钩,嫔妃手持银钩,其他人手持铁钩,众人皆持黄竹筐,亲去桑树下采桑,采下的桑叶再交由蚕妇切碎后,喂给幼蚕。
亲蚕礼其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皇后携众采桑只是个开始,蚕结茧之后,蚕妇还会挑选出最好的蚕丝献给皇后,再由皇后去献给皇帝和太后。
随即选一良辰吉日,由皇后与从桑人员一同进入织室,缫丝染色,用于日后再做祭服。
因着每年都要来这一次,是以皇后与众嫔妃不过是走个过场,过去采一两片桑叶,便会回去,剩下的交由蚕妇执行。
然而今年亲蚕礼上的一件奇事却吸引了皇后与众嫔妃的目光,叫众人久久没有离开现场,甚至还派人来先农礼给皇帝传话。
原因竟是蚕妇给幼蚕喂过桑叶之后,竟在蚕的身上看见了字。
合起来竟是:“东方玄衣,沧海遗珠。”
按照规制,亲蚕礼的祭服应为鞠衣,色黄如桑树嫩叶,从皇后至命妇皆需穿着。
是以正常情况下,应是不会有人穿着玄衣在此处行动。
偏巧当时东面正有一女子经过,身上穿着玄衣,说是从家乡来神都寻父,不知道是皇后在举行亲蚕礼,只是瞧着这边人多,过来瞧热闹的。
问她怎么越过附近守卫进来的,她也一问三不知,只说从山上下来,没看见守卫。
事情蹊跷,皇后只得去向皇帝请教。
皇帝便匆匆结束先农礼,回宫命人审问此女。
才知此女是梁州和县人士,其母乃和县山脚一普通村妇,十六年前曾在山上救下一男子,悉心照料后,互生情愫,二人便结下秦晋之好。
后男子说要回家请媒妁之言,八抬大轿来迎娶村妇,谁知便一去不复返。
村妇独自生下女子,亏得是在深山里,倒也没受到什么白眼。
如今村妇病故,女子受其母所托,按照男子留下的些微讯息和信物,来神都寻父。
不想皇帝听女子详述后,神情大恸,立时询问村妇姓名样貌。
女子一一应答,并交出信物给皇帝查看,却是皇帝随身携带的同心玉佩,几乎每位皇帝中意的女子,都有一块,水漓歌和赵芸沫瞧见后,都是一脸哑然。
皇帝倒是爽快,立时认下女儿,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此女为大燕名副其实的长公主,赐号明珠。
因着赵贵妃子女缘薄,就将这明珠公主留在她身边抚养。
同时皇帝还下令大赦天下,大摆宴席,举国同庆十日,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明珠长公主才是渣皇最宠爱的大燕公主似的。
如今已是第十日了,今日早朝,皇帝便向百官宣布,明珠长公主深明大义,得知晋国有和亲之意,主动提出要去晋国和亲,他虽万般不舍,但感念公主孝道,又为了天下苍生,只得勉强答应。
姜宝玉每每想起这件事,还是觉得好笑。
真不愧是水漓歌,竟能想出这样偷天换日的计策,保下自己好友所出的昭和长公主,在宫中演了这么多年的傻白甜,还真是难为她了。
蚕上刺字,吃饱之后肚子撑开,针眼便会被撑大,字就会变得明显,用这种法子冒充老天显灵,令皇帝寻回沧海遗珠,天降一个能够替昭和长公主远嫁的“长公主”,可真是妙计啊。
最好这个“长公主”还要有些姿色,家境贫寒,一朝成为公主,吃穿不愁,人人敬畏,便是远嫁又如何?
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她还不得死守身份秘密,死心塌地地为大燕谋福利?效忠大燕?
姜宝玉越想越觉得水漓歌是个人才,有这样的头脑,只在后宫做个深居妇人,实在是屈才了。
但只要一想到姜宝珠失踪一事,或许也跟水漓歌有关,姜宝玉就再也敬佩


相关章节: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忘第三百四十三章 脱衣第三百四十四章 私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晋国第三百四十六章 和亲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冰释第三百五十章 红疹第三百五十一章 求娶第三百五十二章 表白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