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崛起烽燧 第二章 小河烽燧堡

第二章 小河烽燧堡


推荐阅读: 琴箫醉狂妃之邪王逆天宠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带着淘宝去修仙登堂入室荡世九歌和离后,禁欲残王每天都想破戒当我的霸总老公有了读心术重生毒后又被五个逆子孝到了炮灰影后靠种田制霸天下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发火了小屁孩,老娘是二婚

泥抹平,变成了上一层的地面,二层的灶台和土炕明显垫高了一尺,既保温又隔温,整个“楼板”厚半米,结实程度可想而知。前面裸露分土坯明显能看到干枯杆状植物。
厚实,稳重,用料扎实,就像一块方形巨石守护在小河旁边的高地上。一座烽燧堡不是前人建成,后人乘凉的产物。
每一代管烽卒都会不遗余力的把烽燧堡加固加高,平日里多出一份力,真碰上胡骑就能多坚守一刻,在这直抵胡骑的烽燧堡内,没有谁会拿自己和同袍的性命当做一个乐子。
墙上插着很多磨的光亮的木拐,不用多想,这是挂兵器的地方,在墙根处是用小土坯垒成的“储物柜”。一座小小的烽燧堡,集放哨,预警,战斗,生活为一体。
物资中武备肯定是重中之重,三副铁质札甲,六副皮甲,六只长枪,十二把横刀,两张长弓,两张角弓,两张稍弓,一把臂张弩,三壶破甲红羽箭,六壶平射白羽箭,三壶重弩箭。
除此之外,还有六人背回来的五石半粟米和一石多稻米,上任留下来的三四斤干肉,十来斤鱼干,三匹驽马自己背着的六斗黄豆,灶台边堆着晒干的马粪块。
苏策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但是却有些不忿,跟着自己走了四个月的马驹被征用了,或者说被强制买卖了。
一匹建昌驽马驹,抵做三贯钱,苏策戍守烽燧在即,只能折价换成银锭。
屋外的白毛风卷着雪粒拍打在厚实的土坯墙上。苏策也累极了,跟同袍一样钻入毯子中。
这毯子还是都护府配发的,狼皮为主,兔皮为辅。
都护府除了精粮,也就是稻米需要朝廷供应外,在南岸有着十二万户的军屯,民屯,犯屯。
每万亩设为一屯,屯兵五百人,十亩田养一个兵。每屯设有屯官、屯副,不由军事行政长官担任,而是从士兵中选出的“善农者”担任。除了一半供屯军自己外,剩下的一半供给都护府正军。
安北都护府十万边军,十二万屯军,沿着无定河将昔日荒凉无序的草原逐步的开发出来。
河滩地平坦的地形,不需要管烽卒外出巡逻,只要时刻站在堡顶瞭望即可。
六个人,每人两个时辰,其余时间或者打磨自己的气力,或者外出打猎,又或者蒙头大睡都可以。
不过每日太阳初升的点卯必须参加,不然以逃兵论处。
大乾军律严格,戍守,行军,作战都有严格的军律把控。
睡了一会儿,苏策就被叫醒了,苏策轻手轻脚的从炕上爬起来。
穿上装着四斤棉花的黑色深衣,烽帅李丰帮着苏策披甲,苏策记忆中的自己还是两年前那个初入折冲府的小孩,一切都觉得很容易,现在物是人非,厚实的肩膀,粗壮的四肢,折冲府两年的打磨无疑让苏策收益良多。
上了堡顶,三米高的木制瞭望塔上树立着大乾的军旗,黑底黄绢,一个大大的乾字,下面的红布流苏只有一条,军旗代表着此地归大乾所有。
臂张弩,和长弓没有挂弦,弓弦放在两个小皮囊中,两个箭壶,一个里面放着重弩箭,一个放着破甲红弩箭。
在瞭望塔的木桩上还挂着一面铜锣,若是发现敌情,可劲敲锣,一人堡底封死堡门,五人上高台杀敌。
狼烟一起,生死不问。
烽燧堡有上中下之分,一伍为下,两伍为中。三伍为上,若是人数再多一点,便可称为戍堡。
戍堡两伙为下戍,三伙为中戍,五伙为上戍,再多便称为镇。
中镇三百人,不足为下镇,五百人为上镇。
在往上便是守捉城,都护府,守捉城屯军一万,正军五千,都护府屯军正军各两万。
烽燧,戍堡,关镇钉在北岸,守捉,都护守在南岸。
戍堡依照河流地形设置在险要处,关镇设于渡河处,烽燧自戍堡往北沿伸三十里,连成一线。三层体系,牢牢地控制着无定河北岸百里之地。
这些都是路上沉默寡言的烽帅李丰告诉苏策的。
冬天的太阳落得快,小河烽燧堡的炊烟袅袅升起,很快便闻到了稻米的清香。
苏策手左手扶着


相关章节: 第一章 从军行第三章 猎兔第四章 伙头和训练第五章 杀狼第六章 烽燧堡的平淡日常第七章 饿胡第八章 杀戮是善事第九章 战后第十章 小人物的大事第十一章 不同人不同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