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章 诏命:戡乱救国

第三章 诏命:戡乱救国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孙公。”
王承恩手捧中旨,恭敬的递到孙承宗跟前,说道,方才自家皇爷的表现,叫王承恩心里猜到,孙承宗必将得到重用。
像这样的元老大臣,还是别得罪的好。
“有劳这位公公了。”
孙承宗微微点头示意,随后撩了撩袍袖,恭敬的双手接过中旨,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孙卿,你先看看吧。”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道。
“老臣领旨。”
孙承宗垂首行礼道,遂低头看了起来,然中旨上所写内容,却叫孙承宗双眸微张,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朕御极以来,唯恐大明这副千斤重担,在朕的手中出现任何差池,有负皇明列祖列宗。
朕广开言路,纳谏言,清算阉党,勤政治国……然,肆虐辽东的建虏,已成我大明心腹之患。
今建虏奴酋皇太极,率建虏八旗,绕开朝廷斥巨资,所修关锦宁防线,绕道蒙古,寇边侵我大明疆域。
自边疆之患传至京城,朝中廷臣、京卿、言官御史等,对此却争论不休,朕虽想谏言,然朝堂不定,已动我社稷之本,故朕决意颁戡乱救国之诏……
着命天津、登莱、东江等地,接此诏命,念大明之根,念大明之本,统属我大明锐士,进京!
内阁,听此诏后,即刻明发上谕,钦此!”
“陛下!!此诏万不可发啊!”
孙承宗难掩内心震惊,捧着手里的中旨,双眸微张,抬头看向崇祯皇帝,急道:“建虏虽有肆虐我大明京畿重地之心,朝廷并非没有解围之机。
然戡乱救国之说,岂能这般轻易讲出啊!
此诏一旦在朝公布出来,必将引起朝中大动,且还将助长建虏嚣张气焰。
而奉诏的天津、登莱、东江等地,千里迢迢率部驰援京畿,然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此诏于国朝来讲,并非好事啊!”
孙承宗是在想不明白,做事睿智的崇祯皇帝,怎会下发这等诏命,一旦此诏公布,对当前的大明,无疑是一场大地震啊。
“孙卿,你所讲的这些,朕都明白,朕也都想到了。”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神情淡然道:“此番建虏寇边,肆虐京畿要地,想击破建虏八旗主力,还是要靠戍守关锦宁之地的边军。
不过此次对建虏之战,朕不打算,将军机要务再交给兵部,或者内阁独断了,他们太叫朕失望了。”
回想起己巳之变始末,多少次摆在大明眼前,能提前结束这场浩劫的战,最后都因朝中局势,或个人意志而葬送。
崇祯皇帝心里便知道,日后想重整破烂的大明,首要做的事情,便是收兵权!
党争不休、吏治腐败的大明,想要做出改变,手里没有兵权,那就是空头皇帝,这对崇祯皇帝是必须出手解决的。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整饬朝堂也好,重塑官场也罢,亦或者开源节流等等,手里没有兵权,没有最高军事决议权,那所做一切都是徒劳。
“陛下,您既然明白这些,那应该也清楚,就眼前的局势,当以稳朝局,调边军回援应对为主。”
孙承宗听后,捧着手里的中旨,上前劝谏道:“若朝局不稳,则必影响此战走势,若真叫建虏抓住战机,导致更严重的危局出现。
这对大明,对社稷来讲,绝非是件好事啊!
以臣之见,此诏绝不可轻发,否则……”
“孙卿!你怎不明朕的心思呢?!”
崇祯皇帝轻叹道:“此番建虏寇边,这只是单纯的祸乱大明吗?这对我大明来讲,是一场浩劫!
但同样也是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
倘若朕错过这次机会,不能收回一些权柄,于朝堂再创一部新衙署,那根本就改变不了大明现状!
孙卿,朕只问你一句,若此战叫你负责此战,就算朝中局势动荡,能否保障我大明获取最终胜利!?”
“臣……”
孙承宗踌躇了,眉宇间生出忧色,看向神情坚定的崇祯皇帝,思索片刻后,正色道:“若陛下信臣,臣定能确保此战,我大明必胜!”
“好!


相关章节: 第一章 亡国之君第二章 各自为政的朝堂,不要也罢第四章 群臣直言第五章 平台召对,斥庸臣第六章 军机处第七章 定策(上)第八章 定策(下)第九章 窘境,大明太虚了第十章 崇祯朝,需要‘魏阉’!第十一章 内廷云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