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百五十四章 洪承畴入朝

第三百五十四章 洪承畴入朝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轰隆隆……”
惊雷划破虚空,阴云密布下暴雨倾盆,一连多日,京城地界的雨下个不停,让喧闹的人世间归于平静。
“这场暴雨,要是能下在山陕治下,该多好啊。”
崇祯皇帝站在乾清宫前,看着眼前的雨幕,感慨道:“久旱不下的山陕,就需要多些雨水,好好冲刷那黄土高原,来多储些水源啊。”
“皇爷,殿外的风大,可别染了风寒。”王承恩面露关切,站在崇祯皇帝的身后,“还是进殿吧,要是让皇后知晓,您……”
“朕还不至于脆弱成这样。”崇祯皇帝摆手道:“曹化雨谴派去江南的人,有什么新消息没?”
“还没有传回消息。”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据先前所传消息,那批去往江南的人,已出直隶境内,通过漕船赶赴山东。”
“嗯。”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
针对江南诸省治下,一批有组织的暗杀行动,并没有受朝堂局势的影响,而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以钱谦益为首的那批江南籍被暗杀人员,崇祯皇帝的态度是明确的,必须一个不留的全部死于意外。
现阶段所处的这种境遇,使得崇祯皇帝不能将屠刀亮到江南诸省,毕竟大明北方诸省的问题,还没被真正梳理出来,朝廷所攒家底还很薄弱。
事分轻重缓急,就算想解决大明的问题,也要本着先易后难的态度去办。
江南诸省所滋生的问题和弊政,无疑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想行之有效的解决,首先要确保北方的安稳才行。
否则北方的局势不稳,南方又暴露出动乱迹象,那无疑会陷入双线作战下,如此朝廷就太过被动了。
“宣内阁诸臣,来乾清宫见朕。”
崇祯皇帝一甩袍袖,转身朝殿内走去,眼神坚定道:“现在山陕所爆发的流贼叛乱,算是被压制到青海境内,针对山陕的一些情况,朝廷也该适当做出相应调整了。”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在原有的时间线上,从天启朝后期开始,受累年灾情的影响,受苛捐杂税的影响,山陕从小规模爆发叛乱,到大规模形成叛乱,期间经历的很多事情,像拖欠粮饷,像裁撤驿站,像己己之变,像剿抚并行等等,这些都促使着流贼叛乱的势头,朝向愈演愈烈之势迅勐的倾斜。
不过从崇祯二年开始,在崇祯皇帝特设起军机处,有针对性的更改平叛部署,使得大明所遭遇的叛乱势头,不管是建虏叛乱,还是流贼叛乱,都相对应的有所改变,优势开始朝大明倾斜。
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好在崇祯皇帝全都做到了。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沾染些许雨水的群臣,脸色有些严肃,针对山陕的布局调整,是一项很重要的战略转换。
“时下山陕等地的局势,相较于崇祯二年之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向韩爌、温体仁他们,开口道。
“过去肆虐的流贼叛乱,已经远离山陕两地,以王嘉胤为首的流贼势力,在朝廷的围追堵截下,被迫转战到青海境内,虽说对大明西北要地,依旧存在不小的威胁,但是稳定的局势,已经回归山陕了。
鉴于这样的形势,针对山陕等地的调整,朝廷也该尽快明确,不然数十万平叛大军,扎堆聚在西北要地,这对朝廷和地方的负担有太过沉重。
三边总督洪承畴,在过去镇压流贼叛乱期间,可谓是功勋卓着,朕有意擢洪承畴进京为官,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原兵部尚书王洽,同样是劳苦功高,晋太子少保,擢文华殿大学士,从军机处调往内阁任职,诸卿觉得如何?”
殿内安静极了。
韩爌、温体仁、周道登等一众内阁大臣,无不流露出惊疑的神情,天子这般安排下,明显是想裁撤掉三边总督,通过此等晋升安排来平稳过渡。
不过如此一来,那内阁成员就高达10位,这在大明过往都是罕见的。
只是崇祯皇帝这般安排


相关章节: 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政建设(2)第三百五十章 汇通北疆第三百五十一章 胜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财政(1)第三百五十三章 财政(2)第三百五十五章 巡抚责任制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明战舰第三百五十七章 盐税改革第三百五十八章 汉盟之威(1)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盟之威(2)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