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章越寒门宰相(幸福来敲门)小说 第八十四章 这个人已经疯了

第八十四章 这个人已经疯了


推荐阅读: 异能者之战斗狂潮人生大赢家尘剑一首本草纲目!火爆全网被玩家们带飞的废材法师玄幻:开局召唤百名天才南明之我是弘光帝零魂高校大案迷踪SCP:我是基金会收容物神奇宝贝之神的代言人重生太监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不会差点把他们逼上绝路。
因为章得象的子孙,吴育吴充的子孙,王安石的子孙,大多没有返乡而是留在了汴京,入了开封府籍,就是为了方便考科举。
如此好处,自是显而易见,地方势族子弟为科举纷纷迁入京师,如此朝廷派到地方的官员治理就容易多了。
这比秦始皇,汉武帝强迁地方豪族进京,手段可谓温柔多了,也算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而从范仲淹变法设州县学校,王安石变法的三舍法,再到蔡京的天下三舍法,一脉相承下来的变法思想,都可以看到强干弱枝的影子。
当然这强干弱枝的国策,对于章越目前的处境而言就很坑爹了。
省试一百五十个进士名额,对于他寒门考生而言,先要在各州一百人取一人中的解试出头,而官籍考生却可以走百人取十五人的别头试,大家再一起竞争省试名额。
官籍考生可以直接进国子监,但章越必须州县学校举荐卓越,才可能往国子监赴试。
当然这赴国子监考试虽说有罢落的风险,但录取率还是极高。因为国子监主要是看下士子的真才实学,以免州县推荐没有才学的关系户上来。
入了国子监后,朝廷每科都有八十个进士名额专门给太学生,诸科也差不多。
所以对章越而言,得到州县推荐赴国子监,那绝对是值得拼一拼的。
但问题是州县为何一定要推举你?这也是历史上三舍法及天下三舍法的问题。
整个州里只有几个名额,推举至汴京国子监及南京国子监。
若是大家公试的成绩都差不多,那么州里会推荐谁?三舍法的问题,就是成绩差不多下,让学官参考学生平日的德行。说到德行,那还不是说你行就你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最后行也不行,不行也行。
章越对郭林道:“如今我是伯益先生的得意门生,县学的胡学正对我也是赏识有加。”
郭林道:“胡学正和伯益先生在县令固是名望人物,但推荐至国子监却是州里之事,怕是他们二人份量就不够了。”
章越承认郭林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有的没说的,眼下章家食铺生意红红火火,自己帮着斋长指点出了几本科考用书,对方又是大赚一笔,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
在咱大宋,金钱是可以转换成权力的。
不过这点钱也还是不够。
“我欲稳胜,就必须才高一筹,必须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方可!”
郭林道:“那你打算如何呢?”
章越道:“你方才不是说治一经者须通九以上,为合格,治二经者须通八,为合格,治三经者则通七,为合格,治五经者则为通六,为合格。若我九经皆考,通几者为合格?”
郭林道:“以往是通五!”
“若是全通呢?”
“全通?师弟你莫惊师兄我。”郭林不由瞠目结舌,“省试九经科及第,也不过通六而已。何况县学录试之墨义如何比得上公试。公考之墨义与省试一般严谨,用字用词极为考究。”
“再说公试,省试每经试问大义十道,我还从未听说有人能十道大义全通的。”
郭林讲了一堆。
章越笑了笑反问道:“你呢?这一次考几经?”
郭林道:“我考五经而已,考九经费时费力太大,何况还有《论语》,《孝经》两经也是帖经墨义大义一题不少。”
“加上《论语》,《孝经》说是五经,其实考得是七经,而你之九经实为十一经,揣测县学里除了你,没有几个人会有此打算。”
章越闻言对郭林笑道:“若不如此,如何显我手段。”
汴京国子监与南京国子监,整个建州就几个名额,故而即便章越考到县学经生第一,也不一定稳进。
所以要赢就一定要赢得漂亮,赢到令人无话可说为止,章越一口气报九经,就是要让人无话可说为止。
都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章越就把这七分努力作到十分。
当然章越考九经难,但不等于县学学生就容易了。
县学公试有规定,考一经必须是大经,大经就是礼记和左传。


相关章节: 第七十九章 莫欺少年穷第八十章 初会第八十一章 雪景第八十二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的盟主)第八十三章 招揽人才第八十五章 争口气(两更合一更)第八十六章 星河第八十七章 三日十一场第八十八章 看榜单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