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1022.黄蜚

1022.黄蜚


推荐阅读: 人生大赢家尘剑一首本草纲目!火爆全网被玩家们带飞的废材法师玄幻:开局召唤百名天才章越寒门宰相(幸福来敲门)小说零魂高校大案迷踪SCP:我是基金会收容物神奇宝贝之神的代言人重生太监之我命由我不由天逼向绝路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北京失守的消息传到了江苏淮安,淮安巡抚路振飞随即向南京通报了这一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路振飞并未向朱由崧等南逃宗室通报北京失陷的消息,很显然,路振飞等人还幻想崇祯皇帝或太子朱慈烺能逃出北京,逃往南京。
说起来,由于南京在明朝初年是整个明帝国的首都,所以明廷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留都----永乐朝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南京依旧是明帝国的首都,北京只是皇帝所在的行在而已----依旧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与北京相对应的中央机构。
这种两京制度的特点是:皇帝和内阁大学士等决策人物都在北京,北京的六部等衙门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权力机构;南京各衙门多为虚衔,公务清闲,任职官员被称为“吏隐”,但地位一般不低于北京相对应的衙门官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绝大多数都是养老官员的情况下,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依旧掌握有一定的实权。
因此在李自成部兵临北京城下,北方消息就此断绝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便于当年四月初一,领衔发布了“号召天下臣民起义勤王捐赀急事”的南都公檄。
在这份檄文中提到“南北之耗莫通,河山之险尽失”之类的“宗社危情”,籍此说明了,南京方面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只是由于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所以,只能继续做观望状态······
南京或许还不知道北京的情况,但朱由崧已经提前知道了,这倒不是朱由崧根据前世记忆做出的判断----时空已经变了,鬼知道崇祯皇帝会不会想明白了----而是济州舰队拦截了从天津率部撤退的黄蜚船队。
黄蜚,又名黄斐,字文麓,南昌人,本姓涂,早年跟随其舅东江镇总兵官黄龙在辽东对抗后金军;崇祯六年(1633年)黄龙与后金军在旅顺口激战中牺牲,由于黄龙无子,所以,明廷特许黄蜚承继黄氏;此后,黄蜚因积功升任了都督同知、援剿东北水师总兵,并在崇祯某年成为提督关辽通津淮海江镇水师便宜行事,实际负责北中国的海防重任。
不过由大明水师其实是一只近海舰队,所以,黄蜚所部是没办法动摇济州舰队在辽海、东海等处的海上霸权的,相反,作为天津、山东走私商人的保护者,黄蜚所部与济州舰队之间是有默契的,即济州舰队不针对北地商人收取通海费,黄蜚所部则对济州舰队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双方和平相处,彼此河水不犯井水。
当然,在这种河水不犯井水的状态下,双方之间也有偶尔接触,甚至登州水师和辽海分舰队之间还是互通有无的情况,因此,当黄蜚在天津开城后,率领在塘沽的船队南下抵达登州后,辽海分舰队就获悉了黄蜚会继续率领天津、登州两地水师继续南撤的消息。
辽海分舰队的消息报到济州后,来不及请示朱由崧的金泰拍板做出了拦截黄蜚的决定。
于是,及时出击的宁虎亲自率领包括北方分舰队----当时,北方分舰队的大部分舰船已经从虾夷地调回济州岛与主队合编----在内的18艘武装淮丙船、8艘淮丁船、14艘武装淮戊船在灵山湾一线拦阻了黄蜚舰队。
黄蜚很早就知道了济州水师的强大实力,然后又近距离的观看了36炮淮丙船炫耀式的一舷齐射,因此不敢贸然反抗,不过由于所在的位置尴尬,他也没办法弃舟登陆----黄蜚船队足有300多艘船、4万多人,抢滩登陆绝对要花很长时间,一旦展开登陆行动就是逼着济州水师开火阻拦,所以,大小船只上的明军将弁没有谁愿意当炮灰替别人掩护的;而且就算有人愿意当后盾,上了岸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要知道本时空中可没有什么青岛市,光凭脚要从灵山湾走到70多公里外的日照县城,只怕是士兵们身上背的粮食吃完了也未必走得到;更不要说,就算走到了日照也没屁用,日照当时又小又穷,哪来供应4万大军继续前进的粮食啊----所以,最终被济州水师


相关章节: 1017.更倒霉的柏永馥1018.更倒霉的柏永馥(2)1019.更倒霉的柏永馥(3)1020.更倒霉的柏永馥(4)1021.更倒霉的柏永馥(5)1023.转瞬1024.去徐州1025.卢九德的决断1026.再见孙传庭1027.邢夫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