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行医人 第108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5

第108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5


推荐阅读: 一半暖阳一半夏日东晋燕秦夺夜之光魏央重生03之完美人生我有一个末日避难所独自觉醒七元剑神仙始修魔我是法官梦之神,为梦而战江湖脸谱之风行剑起

赵祯迫不及待道:“小乙,快!快念…不,就在此地唱给老太尉听!”
小乙哥看了看漫天星辰,躬身道:“官家,臣需军鼓、奚琴伴奏。”
已经返回此地、默默侍立的阎文应当即上前:“官家,臣去准备?”
赵祯用力挥挥袍袖:“速去速回!”
少顷,两样乐器备齐。
小乙哥对高继勋深深一揖:“有劳老太尉亲自击鼓!”
高继勋哈哈一笑:“甚妙!战鼓催人征!老夫此行必定大捷!”
高廷赞不用小乙哥吩咐,当即拿起奚琴,也就是二胡,笑道:“不成想,哥哥有幸见证小乙新作诞生!幸何如之!”
赵祯已经有些不耐烦:“小乙!速速唱来!”
秦琪拱拱手:“劳驾伴奏《破阵子》!”
包括侍立于旁的阎文应在内,在场之人皆眼睛一亮。
高继勋笑声愈发大了起来:“好彩头!”
《破阵子》起源于《秦王破阵乐》,脱胎于其中的一段,乃是实打实的军歌。
高廷赞自不必多言,高继勋又怎会不熟悉这军歌的鼓点?
于是,随着雄浑的鼓声响起,二胡悠远深长的声音乍响,小乙哥便纵声高唱起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似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莫言白发生!”
辛幼安最后一句沮丧之言,用在此地当然不合适,小乙哥将其改为“莫言”,可谓恰如其分。
高继勋只觉,这首词极为符合他如今心境。
老夫戎马半生,后来无仗可打,只好担任管军八位这等闲职,万幸临到老,小乙这孩子又让老夫有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良机!
莫要说老夫白发已生!老夫尚能饭!
赵祯打断了高继勋的感慨:“小乙,如此豪迈雄壮之词,合该再唱几遍!”
小乙哥笑着领旨,又唱了五遍方才罢休。
宫城位于闹市之中,受这等雄壮之歌吸引,东华门外,此刻已聚拢了众多官吏、士卒和百姓。
正在加班的二府三司官员、正在集贤院加班加点修史的诸位内相,此刻也赶到了此处。
此时刚过戌时中,也就是八点钟。
透过灯火通明的东华门向东望去,汴京街头火树银花、熙熙攘攘,自有一番盛世气象。
那些被豪壮之歌所吸引、自发聚拢的人群,围成一个半圆,立于十丈开外。
二府三司诸官员、陈尧咨及诸内相则站在人群前,犹未从绕梁三日之余音之中回过神。
皇城司的入内院子们,约莫有二三十兵卒,则拱卫于赵祯身前,一手持枪一手持刀,警惕地看着十丈开外的人群。
自空中俯瞰,两者之间的十余名朱紫贵仿佛一道分割线,将这两群人分割得泾渭分明。
赵祯拊掌而笑:“甚好!阎卿家,高太尉雄风不减当年,二府三司、学士院诸公夙兴夜寐,小乙为国事忙碌整日,宫外赐宴!”
阎文应应是后,匆匆返回宫城。
这时,自诸相公身后的人群中走出一名年近而立的书生。
那人身材高大瘦削,丰神如玉,遥遥对赵祯行了一礼。
“官家,臣在青州时便曾闻秦驸马大名,今日得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臣恭喜官家收得佳婿!”
小乙哥愕然地看向那书生。
这厮拍得好马屁!
他看向老丈人,只见赵祯果然龙颜大悦,拈须自得。
“状元郎乃大宋未来栋梁,一同赴宴吧!”
小乙哥无力再吐槽老丈人处处收买人心之举。
这厮是誓要将刘皇叔cosplay到底了。
虽然二者除了武艺和任侠,其他方面如出一辙。
吕夷简向人群拱拱手:“烦请诸位父老乡亲退散,老夫感激不尽。”
随着北宋市井文化发展,北宋宫城又位于市井之中,李唐时高高在上的官家和宰执,渐渐变得平民化和凡尘化。
因此,汴京市井百姓,便对各相公,乃至赵祯这个亲民天子,少了许多敬畏。
任家能与吕夷简攀上交情,便是明证


相关章节: 第99章 造枪行动 开市隆重中第100章 造枪行动 开市隆重下第101章 造枪忙碌 艺珍诉苦第102章 为君绽放 李代桃僵第103章 扑朔迷离 公主生疑第104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1第105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2第106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3第107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4第109章 送走使团 挽救状元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