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帝国废墟 第八十七章 中德军事合作

第八十七章 中德军事合作


推荐阅读: 天下之绝代国运游戏归来,我被全世界误解吾本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灵冥众生狼月暗夜重影极武之尊异界神图我的治愈直播间万千世界的宠爱暗夜新星一路硕博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而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贪大求洋。
德械师不论是分队战术还是战役使用原则,都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情,而且这个实情还是德国人造成的。众所周知,德国人的分队战术是围绕机枪展开的,其他的士兵只装备栓动步枪作为辅助火力。而德国顾问却为德械师选用了压制火力很贫弱的捷克式机枪,根本无法承担起火力中心的作用,对上有机枪还有掷弹筒这样的点面杀伤武器都有的日军,从分队开始,中国军队就全面落于下风。
原来历史的抗张中,“德械师”部队和“美械师”部队相比,明显是美国人对中国的军事改造更成功些,两者不同的战绩就有高下的分别。美国人的军事思想不如德国人多矣,但美国人能做到让你打什么仗,我把该配的武器给全乎了,让你打的有模有样。
再说军官教育,德国顾问在中国长达8年,就没有能多大地改变中国军官阶层的战争思维和战术水平,很少人能够运用德国人擅长的纵深攻击和纵深防御、弹性防御和空地一体攻击的战争艺术,在兵器和兵员素质全面占优的日军面前,还是只会打一战时的简单线式单点式攻击和防御。所以就有了美国人史迪威说的“中国的士兵是一流的,但军官却是三流甚至四流的水准。这那有几分德国军官团一流的风范。
举个例子,就可看出德国人对中国军官教育的失败。二战后越南人抗法战争,中国顾问团在1950年底开始训练越南人民军,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能和装备上全面占优的法军对战,最后在奠边府一战消灭法国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越南北方。这时的越南人总不会比中国人聪明吧,三年就能打得有模有样了。说到底中国军官在八年正面抗战中的拙劣表现,就是德国顾问对中国军队改革的失败的表现。
中国人民是个知道感恩的民族,德国顾问在中国除了发扬了他们严谨的工作风格,而且十分尊重中国同行,这使得德国顾问的口碑大大超过了日本、苏联和美国顾问。但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这些国家顾问的成就,还是要和他们训练的军队战绩来评判高下的,感情代替不了一切,更代替不了鲜活的生命。
以秦川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什么样的顾问帮助都代替不了自身的自觉成长,顾问都只能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他现在就不把在东北空军中的德国飞行员当做什么顾问来看,只把他们单纯当做雇佣兵来看,为了提高这些人帮助他们的中国同行,他可以用奖金奖励的办法去鼓励,但决不让他们自持能力和技术,在中国飞行员面前趾高气扬,高人一等。融合,只有高度的融合,才能让双方在合作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像后来成功的跨国公司一样,虽然是由来自各个国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组成,但都绝对不提倡一类人在另一类人面前保有特权。不同类型的人走到一起,只有通过融合,才能让他们之间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相互向往和尊敬,人们才有相互模仿学习的原动力。
德国顾问团在最大规模时,也仅仅只有不到百人。战败后的德国已经没有了对中国政治干预的兴趣,所以与中国决不会产生国家主权纠纷和领土野心,来华的德国人天然就受到了中国人的接纳,并被奉为上宾。这反而让这些优秀的人被高层裹挟和驱驰,失去了和广大中国基层官兵融合的机会,所以对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进步作用有限。
当前的中德合作,因为受限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现役军人不能为外国提供服务,所以来华的人员都是以个人身份来华的。因此他们在中国,除了为国民党高层提供军事幕僚式的顾问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向中国推销军火和工业品,再帮国内购买各种原料。这也是这些顾问的重要业绩,或者是收入来源。
就比如这次,德国人看到中国向英国进口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一下就眼红心热不已。毕竟现在中国已经获得了英美为首各国的巨额银团贷款,大建设的浪潮就要铺


相关章节: 第八十一章 救灾方案(二)第八十二章 救灾方案(三)第八十三章 救灾方案(四)第八十四章 蒋方震第八十五章 盟友第八十八章 德国人的推销第八十九章 口径之争第九十章 家国(上)第九十一章 家国(下)第九十二章 山东省主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