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山海行 第97章,孟津浮桥

第97章,孟津浮桥


推荐阅读: 也许你可以坦诚吾女有大帝之资灰烬领主巡天司重生95大亨我和迷糊女徒弟的修行日常我在都市长生不死我在明末当特工凡徒大明国舅爷深渊君主梦屿踏歌行

然而估计这名字犯了谶纬之忌,此桥经常被洛水冲垮,重修了几次就不再修了,只是桥墩和铁链仍在,在洛水中铁索横江,日间有兵丁把守,只让有鱼符的官船溯流而上,民船却到不得天津桥,夜间却无人看守,正好做了我们渡河之桥。”
江朔心想幸好有珠儿带路,否则自己如何能知道有这么一处渡水之处?
李珠儿却不多言,飞身又跃入了北城的承福坊,北城规模比南城小的多,李珠儿带着江朔连穿五坊便到了城墙边,自然不能走城门楼,二人到了徽安门和安喜门之间城墙脚下,雒阳城墙高大,足有两丈高,却也难不住李珠儿和江朔二人,二人伏在墙上听了听动静,待墙上巡城卫士走远了,便施展手段攀上城墙。
以江朔之能本可一跃上城,但他见李珠儿施展壁虎游墙功向上攀爬,知她尚无法纵跃这么高,江朔不愿炫技,便也随着李珠儿一齐爬上城墙,二人翻上城墙又依样施为,攀下另一侧城墙,下得城来可就是一片开阔地了,两人展开身法向北疾驰了四十里,就到了河水边的孟津。
大唐国力雄厚,市贾昌盛,往来河水的商旅行人众多,因此在河上架了三座浮桥,分别为河东郡蒲州的蒲津桥,陕州的大阳桥和河阳孟津的河阳桥,这河阳桥又称孟津桥,孟津本是古渡口,此地河水较别处为缓,因此搭建了浮桥供人渡河。
浮桥上亦有人值守,李珠儿上前拿出一枚鱼符,对守桥卫士道:“太仆寺办事。”安庆宗官拜太仆卿,是从三品的高官,指掌掌舆马畜牧之事,因此差人出京办事也不足为怪,卫士勘验了鱼符,便放二人上了浮桥。
江朔见那浮桥桥长逾百丈、宽二丈,可双向通行马车。桥上铺木板,桥下以舟载之,更以儿臂粗的铁链串在一起,这铁链比之洛水上利涉桥的铁链可是粗大多了。为了拉住铁链,在两岸各铸了四尊铁牛,铁牛作趴伏之态,看起来甚是沉稳,每只铁牛边还有铸有一铁人作驱策之状,铁链缠绕在铁牛身上,每只铁牛系住两股,共是八股铁链牢牢地维系住了浮桥。
李珠儿见江朔看着铁牛出神,道:“其下熔铁为山,牛下有铁柱连腹,入地丈馀,因此才能维系住浮桥不被河水冲垮。”
江朔道:“原来如此。”又问道“珠儿姊姊原来你有鱼符啊,怎还带着我在雒阳城里钻了半天?”
李珠儿一瞪他道:“雒阳城城防严厉,无有文书只有鱼符如何混的过去?你道都似这守桥的一般好说话?”
江朔见李珠儿发怒,连忙告罪,李珠儿也不理他,头也不回地踏上浮桥自顾着向对岸去了。
两人又向正北行了约莫八十里,见平原已尽,眼前是一片连绵的山岭,此处山岭不似南方的山,江南山地都是缓慢抬升,舒缓有情,而这河北的山岭却是万仞绝壁平地拔起,如同一道屏障般矗立在平原尽头。
在山岭与平原的交接处有一隘口,李珠儿向前一指道:“此口名盘谷口,盘谷寺便在隘口东侧的山岗上。这盘谷寺北枕太行,西接王屋,到也算得形胜之地。”
二人走近了看,这盘谷寺建在一处板塬台地之上,只有一条小径通向山门,寺庙山墙下便是几十丈高的绝壁悬崖,随着板塬逐次升高,庙宇分别建在三层台地之上,虽然范围不大,但远看三层大殿均清晰可见,互相叠加,颇有雄浑气势,若非外墙刷着黄色,直不似个寺庙,到像是个屯兵的堡垒。
李珠儿道:“盘谷寺建于北魏,北魏皇帝笃信佛教,兴建了大量佛寺,以至国库空虚,除了寺庙什么都没钱修,地方官就动脑筋把府衙、粮库、府卫都当作寺庙兴建,这盘谷寺应该就是兼有屯驻军队之用的,所以才建在这种地方。
江朔点点头道:“从外面看到像就是个寺庙,不知道内里如何。”
李珠儿道:“是与不是,你自己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江朔问:“珠儿姊姊你不去么?”
李珠儿啐道:“哪个是你姊姊?这是你漕帮自家的事,我去做甚?大公子命我带你过来,我不敢违命,只是他可没让


相关章节: 第92章,少女珠儿第93章,清平三章第94章,公孙剑舞第95章,草圣张旭第96章,魔教令牌第1章,楔子第2章,南陵碧山第3章,石室丹鼎第36章,空手夺刃第98章,圣火生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