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周的后裔 第十四章 将门风骨,雏凤初鸣

第十四章 将门风骨,雏凤初鸣


推荐阅读: 第十纪全球废土:开局两个系统异种入侵:我竟是黄巾小头目转世乡绅村贤现代武林之风云争霸花之彼岸,忆流年奇异国苗疆巫蛊情绪便利店重生之我有败家系统农民在人间浩劫席卷

其实听诗这么久,柳客挺失望的。
除了叶长青做的那首诗还算有些内涵,其余的诗词,在柳客看来都尽是一些莺莺燕燕的无病呻吟。
柳客进徐府六年,六年间耳鸣目染,对于天下大势还是有基本的认识的。
如今的大周早已不是表面上的那样和平富饶。
北境部落万努尔从十几年前便已经开始频繁骚扰边境,直到今日依旧没有停止。
再加上前朝末期的文字狱与长期的稳定,这一压一放,就仿佛是强酸与蜜糖,泡软了相当一部分大周人民的脊梁。
近年来,在人们在讨论边境袭扰时,第一选择不是还击回去,而是想着无偿供给外族物资,换取入侵者不伤害边境百姓的性命。用百姓的话来说,反正朝廷有钱,死的也不过是边境的贫民,就算是花钱买命吧。
没人在意为什么要给钱,也没人在乎这些钱是给什么人,哪怕是交给强盗,交给要杀他们的人。
徐家爹爹在京的时候,便经常给柳客讲北境的民俗风光与战势战况。
正因如此,在柳客的心里早就种下了一颗兼济天下、驱除入侵的种子。
奈何柳客天生体质一般,武艺更是稀松平常,只能曲线救国,开始习文。
虽然现在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可是从心底里,柳客就没觉得自己是个文人。行事作风仍然一副将门子弟的样子。
就比如现在,一般的文人看到“草木山河”这样的主题,基本都是赞美草木之盛,山河之美。
总结起来还是那句话,无病呻吟罢了。
而在柳客眼中,草木就是大周百姓,山河就是千千万万的百姓组成的国家。
柳客环顾四周,心中感到一丝的可悲。
如今山东蝗灾,不知道有多少人逃难他乡,甚至就逃难到京城。因为在百姓的眼中,京都城里都住着贵人,而贵人可以救他们的命。
而京城的贵人们,正在这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花园中,哀叹草木可怜,感叹山河壮丽。
据传,山东此次蝗灾之严重前所未有,连朝廷都不得以用给牲口吃的麸糠伴着粮米去赈灾。
历来最重视脸面的朝廷都如此,可见灾情之严重。
纵观史书,最严重的灾情莫过于“易子而食”。
对于贵人们来说,这只是书中的四个字。
可又有几个人真的看见过,知道那对于百姓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难民之命如同草芥,也许在这些贵人眼中,难民,还不如诗中的几个字词斟酌,几处引经据典。
或者说,百姓生死的唯一价值,就是成为贵人诗词中的些许字眼。
想到这,柳客的眼神变得坚定,步伐缓慢又坚决的走到书案前。
原本见又有人上前写诗,大家还是很有兴致的,当有人认出来是柳客,现场的气氛就变得有些怪异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柳客。”
“他就是柳客啊,徐至年徐将军的次子?”
“什么次子,一个螟蛉子1罢了。”
“他是要作诗吗?听说还是个秀才呀。”
“一个将门出身的养子,能写出什么诗词。”
“就是,依我看那个功名的来历都不见得多干净。”
“打肿脸充胖子吧。”
……
怀疑,嘲笑,好奇,鄙视,同样是各种各样的眼神此时汇聚在柳客身上,但与叶长青那时不同,落在柳客身上的目光明显恶意远多于善意。
冷嘲热讽在夫人们这里同样不绝于耳,但梅冷春此时却有些后悔。虽然她知道自家儿子真正的才学,可毕竟儿子才16岁,还是个少年郎,如今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氛围属实有些过分了。
梅冷春现在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柳客已经走到了桌案前。
柳客此时并不在意外界的窃窃私语和恶意的审视嘲讽,只是从容的拿起笔,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声音不大,正好所有人都能听到。
“我徐家爹爹曾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那时他也十六岁,我大周正处在腹背受敌,战火不断的时期。徐家爹爹偷偷参军,抗击入侵,那时候做出与徐爹爹相同选择的年轻人很多,


相关章节: 第九章 厨房风云,梅母教子第十章 茶馆闲谈,京都奇案第十一章 珠碎疑云,徐家武卒第十二章 云顶诗会,才子佳人第十三章 草木山河,题诗争名第十五章 又见残花,三火神捕第十六章 叶府密谈,青衣顾虑第十七章 应邀出行,西郊游湖第十八章 误见行凶,紫猪救美第十九章 柳客查案,寻疑辨踪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