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四百五十一章应对之策

第四百五十一章应对之策


推荐阅读: 且观风云我真是救世主诸界仓皇十年的失却三千道法传穿越古代我让家族称霸一方最强废物赘婿赤帝传奇梅林点将录我用美食降妖除魔不一样的反派我是阿三

“埃里克,这是整个美国利益集团做出的决定不会以我个人意志为转移,你不会真以为你老爹强大到可以对抗整个美国吗”老埃里克哭笑不得的说道。
见埃里克眉头紧锁,老埃里克不得不感叹小埃里克口中的张廷言究竟有多大的人格魅力,竟让埃里克对他如此信服。
“最近苏联与美国贸易逐渐密切,而苏联正好与抗日军相邻,你们可以从苏联那里想想办法”老埃里克提点道。
埃里克由沮丧变为惊喜,如果抗日军能和苏联搭上线,由美国运往抗日军的物资将可以不从日本控制区经过,对美国和抗日军甚至苏联来说都是好事。
埃里克很快将美国这边的变化用电报发给张廷言,张廷言正在黑龙江克山视察,克山现在遍布工厂,放眼望去这一根根烟筒如同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不住地朝外吐着黑烟。
张廷言望着眼前这一大片工厂心潮澎湃,他已经替抗日军种下这颗种子,只等着开花结果。
为保护克山不被日军轰炸,抗日军将空军主力由长春撤至哈尔滨、克山一带,专门拦截日军战机,防止克山遭到轰炸。
“汶炳,你是我们抗日军的无冕之王”张廷言朝站在身后的后勤部长李汶炳说道。
以李汶炳的资历可以在抗日军中担任一个军的军长或者副参谋长,但因抗日军需要不得不转到后勤工作上来。
李汶炳在后勤工作上做的相当出色,抗日军自沈阳运走许多沈阳兵工厂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运至克山后都是李汶炳率领工人们将螺丝一颗一颗拧上去。
在李汶炳的操持下抗日军后勤和军工生产框架逐渐搭建起来,张廷言从国外进口的许多先进设备也都是李汶炳带人亲自组装起来的。
为了尽快建立属于抗日军军工体系,李汶炳自己吃住在工厂,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起初他将家属安顿在哈尔滨,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索性将家里人全部接到克山来,相比条件优渥的哈尔滨,克山要艰苦很多,李汶炳夫人对他的工作也很支持。
张廷言虽给李汶炳安排赵中锴作为副手,赵中锴能分担李汶炳的压力,但赵中锴毕竟也要负责军校和征兵,大部分工作还是由李汶炳一人担着。
不到一年李汶炳两鬓添了许多白发,“副司令,和前线战士们流血牺牲相比我们流的这点汗算得了什么”李汶炳还是一如既往谦逊地说道。
张廷言当初选择李汶炳担任后勤部长,也是看中李汶炳不急不躁、谦虚谨慎的性格,后勤工作多为琐事,需要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来操持着,如果让给赵正香、常饶臣担任只怕没两天后勤部就炸了锅。
其实张廷言起初并不打算长时间让李汶炳担任后勤部长,他心中有一位绝佳的人选,此人便是后来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俞大为。
俞大为被称为兵工之父,家世显赫,其表兄就是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格,他本人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
1929年俞大为学成归国后任军政部参事,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廷言察觉到抗日军缺乏懂得军工方面专业人员,于是派人赴南京请俞大为来东北赴任。
只是当时东北局势尚不明朗,抗日军正与日军激战,国内大多数人都认为抗日军只能抵抗三、四个月,考虑再三后俞大为并未赴任。
张廷言得知俞大为不肯赴任的消息后并没有生气,张知道俞大为留在国民政府或许比来抗日军,对中国抗战事业作用更大。
果不其然第二年俞大为就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兵工署署长,从柏林大学弹道学毕业的俞大为,与国民政府中许多庸碌无为的官员不同,俞大为是有真才实学。
他上任后随着中日矛盾愈发不可调和,他感觉到中日之间迟早要爆发大战,俞大为开始着手改革中国军工生产,推行军火弹药生产的成本会计制度,建立军品规格与检验制度。
他还成立许多研究发展机构,培育出许多兵器与弹道方面的人才,不少后来新中国著名的武器专家都是这个时候被俞大为培养出来的。
他又从德国、


相关章节: 第四百四十六章惊闻噩耗第四百四十七章战役落幕第四百四十八章战后布局第四百四十九章日方调整第四百五十章切断外援第四百五十二章城外谈判第四百五十三章意外来投第四百五十四章难得放松第四百五十五章谈判不顺第四百五十六章行刺遇挫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