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败家?这玩意我会啊 第一百四十章 训斥

第一百四十章 训斥


推荐阅读: 赤帝传奇梅林点将录我用美食降妖除魔不一样的反派我是阿三以剑夺取天下末武时代从武者开始从前有座天门山学生经商叙莫问永恒压寨小郎君回首之后

商贾重利,身为商贾世家的沈滢雨,很清楚这点。
在听到朱厚照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中。
刘大夏等人,在一旁侧耳倾听,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对于买卖这块,他们是不懂的。
不过,从朱厚照的话里行间,听出了朱厚照的意思,相继陷入了思考中,在想按照朱厚照的方法,真能让大明赚取他国的钱财吗?
而朱厚照看见众人思索的表情,也没有开口去打搅他们,含笑的将目光移到了别处。
正当他观看着满山枯黄,罕见绿色的山景时,经过锻造思考后的沈滢雨,突然走到朱厚照身侧,柔声道:“太子爷,往各国售卖水泥一事,可以一试。”
“但是,如今寒灾当头,我沈家的商队想要快速的将货物送往各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才可能将货物送到各国去,要是遇到风雪连绵,整个商队都可能遭到重创。”
“若是按照太子爷的计划,想要卖出水泥所用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对于太子爷如今的处境而言,并无太大的帮助。”
“民女在想,是否单选一国缩短时间。”
“既能尝试水泥是否能卖出,又能在短时间内赚取银钱,为太子爷解忧。”
沈滢雨以现状预测了整个通商环节,诚然朱厚照所言很有道理,却不适用于此时。
在整个运送过程上,河运占据的路程很少,大部分还是要依靠路运,才能去到大明的周边国家。
一次性全面布局,只会分散力量,还不如集中力量,先打开一个国家的水泥市场。
以实际情况,整和好商业模式,若是水泥真能卖出,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去下一个国家也不迟。
而且有了之前的经验,再次打开他国的水泥市场也能简单不少,缩短整体的通商时间。
当然,煤炭的售卖,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有一点跟水泥不同,那就是煤炭可以跟泥火炉捆绑销售,在寒灾的这段时间内,所得利益会非常的巨大。
但前提是,要收拢他国的煤炭矿,不然煤炭这一行,朱厚照很难一家独大,因为泥火炉是可复制的东西,而煤炭各国也不是没有。
区别在于开采的难度,还有对煤炭的利用,绝对没有朱厚照的花样多,不可否认这是一种优势。
至于水泥,沈滢雨知道配方的重要,只要配方在手,他国想要仿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沈姑娘说的有道理。”朱厚照回味着沈滢雨的话,颔首道:“不过,本宫并不着急一时。”
“寒灾的到来,是天灾,谁也阻止不了,对于你们商贾而言是灾难,对大明百姓也是灾难。”
“既然无法快速通商他国,那便开启海运吧。”
海运!!
朱厚照平淡的话语,让沈滢雨惊愣当场。
不仅是她,就连熊绣等人也是一惊,纷纷诧异的看着朱厚照,其中刘大夏更是捋下了好几根花白的胡须。
开启海运,这跟开矿挖煤简直没法比。
大明也不是没有先例。
在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昭彰大明国威。
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宣德八年,共远航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使得后来无人,让海运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也并非是没了郑和,还有多诸多的原因,造成了海运的关闭,其主要原因是有三。
一是航行目的简单,缺乏持久内动力。
二是海洋意识淡薄,缺乏海洋空间生存意识。
三是军事思想落后,缺乏积极进取的思想。
这事还跟刘大夏有关系,当初他就是持反对态度的,对成化帝进言道:“三宝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当初的儒臣就是觉得劳民伤财,纷纷不同意,这才让大明关闭了海运,以至于六十多年,再也没有寻访过沿海国家。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时我们就是神农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道入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这路踏实第一百三十九章 布局商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三宝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还是锦衣卫专业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三年前的往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臣是来要银子的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难事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