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第1章 穿了?还特么成了大明瓦罐鸡?

第1章 穿了?还特么成了大明瓦罐鸡?


推荐阅读: 知礼传疯批摄政王的小娇包她又奶又凶群英寻侠传陆天仙帝盖世神龙搞笑,你的不就是我的吗?长道启明道武仙帝倚栏游径释闲情超市空间:穿越年代嫁糙汉薄爷,夫人又带崽去天桥摆摊了!燹武人魔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811章百官伏阙!缙绅的反击!“皇上!”

  “大事不好了皇上!”

  这一日,朱高煦正在品茶,一名太监却匆匆跑了进来。

  “何事如此惊慌?”

  朱高煦有些茫然地追问道。

  不等这太监开口,聂兴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皇上,乾清宫外一帮官员在伏阙痛哭,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并且诛杀杨士奇!”

  “伏阙?”朱高煦神情一肃,随即冷笑连连。

  “伏阙”,意指官民越过常规程序拜伏于宫门前,直接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举动,史书中亦称“守阙”,说白了就是官员跪在宫门口处嚎啕大哭,以此抗争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群臣“伏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皇帝——官僚政治传统中带有礼仪色彩的程序性举动,如百官“伏阙”恳请皇太子继皇帝位之类;另外一种则是君臣政见发生严重冲突而尚未决裂时群臣公开对抗君主旨意的公共事态。

  比如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围宋,太宰李邦彦主张割地求和,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在京官员、士子,以及数万民众“伏阙”请诛李邦彦,复用主战派官员李纲,结果宋钦宗迫于群臣压力,启用李纲任京城防御使,百官伏阙的目的也算是变相达成了。

  而在大明王朝历史上,官僚士大夫也曾多次“伏阙”抗争,君臣冲突的激烈情状在中国帝制政治史上甚为凸显。

  如洪武二年,太祖朱元璋因孟子有民贵君轻之论,欲罢黜孟子配享孔庙,刑部尚书钱唐犯颜力谏,云:“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太祖虽然大怒,还是因为钱唐的抗争而下诏恢复了孟子配享地位。

  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耽于声色,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当廷指责仁宗所行非礼,仁宗命武士以金瓜击其肋,但李时勉仍然坚持他的指责,抵至成化时期,士大夫群体“伏阙”与皇帝争是非的现象开始增多。

  其中最出名之事,莫过于道士皇帝朱厚熜那场大礼仪之争,也叫“左顺门惨案”。

  武宗朱厚照死时无子,士大夫与皇太后商议决定,以藩王世子朱厚熜继承皇位,即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想要追封其生父兴献王为皇帝,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士大夫认为此举变乱帝王统系,于礼不合,一再上疏反对,朱厚熜不听,遂与群臣爆发了大礼仪之争。

  群臣于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杨廷和率诣左顺门跪伏,或大呼“太祖高皇帝”或呼“孝宗皇帝”,声彻于内……及午,上命录诸臣姓名,执为首者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御史余翱、郎中余宽、黄侍显、陶滋、相世芳、寺正毌德纯,凡八人下诏狱。

  于是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一时群臣皆哭,声震阙庭。上大怒,命逮五品以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悉下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及司务等官姑令待罪”,翰林编修王相等十七人被廷杖致死,丰熙、杨慎、王元正等人俱被谪戍。

  此后数年间,参与左顺门“伏阙”活动的官员被斥削殆尽,世宗逐步实现将生父兴献王称宗祔庙的心愿,此为大明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的一次群臣“伏阙”抗争事件。

  只是朱高煦怎么都没有想到,他这位武德皇帝竟然也有幸遇到百官伏阙的高端场面。

  看来那些士绅缙绅终究还是坐不住了啊,开始动用一切能量关系向朝廷施压了啊!



相关章节: 第806章 硬刚!请诛杨士奇!第807章 大骂群臣!内阁令杨士奇!第808章 朝鲜!进击的杨荣!第809章 杨荣的苦恼!聂兴的考验!第810章 新政阻碍!杨荣出动!第812章 震惊!小心眼的武德皇帝!第813章 新一代家庭喜乐剧!第814章 战争打响!他们赢不了!第815章 砸掉招牌!武德皇帝的坚决!第816章 暗流涌动!缙绅绝不认输!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