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1644 第二十三章:群臣议事

第二十三章:群臣议事


推荐阅读: 灵气复苏:我自动修炼变强原来我是诸葛亮莫名其妙成了魔门圣子我,开辟捉鬼新时代镇海诀恐惧残留我在末世收集痛苦尘末日记花火爆裂之后放弃治疗后的最后三个月梦醒之前,说爱你楚楚是个可人儿

功,但求无过,你又有如何资格来贬低阁老?”又有一人冷不丁地说道,一些看戏的官员们瞬间只觉此刻的大厅之上火药味十足。
“对朝廷,对陛下有错,不就是对整个大明有错嘛?小错可改,大错既成事实,已无法挽回,又有什么脸面为自家辩解的?再说你那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你这话怕是大错特错!若世人皆如此,大明无需几百年,怕是一百年便亡了!”
吴麟征也不惯他们,毫不客气地与他们怒怼一番,但始终端坐于椅子之上,奈何胸中气势始终不弱于众人,奈何其他的大臣们对此话便又无法辩解,但只不过身为陈演门人,受到过什么恩惠,最主要是陛下并未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这也让他们有了为陈演维护的勇气,古往今来,拿人抄家必有证据,无证据亦有证人,如今这两者俱无,便命锦衣卫抓人岂不是荒唐至极?
“那指挥使骆养性何处去了?让他滚出来回话!”不知何人一声暴怒,众人也不再去与那老顽固吴麟征较劲,反而瞬间把怒火发泄到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头上。
虽说锦衣卫乃天子亲军,具有无需罪证便可捉人下狱的权力,更是代表着陛下。但自土木堡一役后,指挥使马顺被当朝大臣围殴致死,哪怕是当时的孙太后以及后来登基的景泰帝也并未责怪过大臣一句话。
但既然已有先例,众人便不再害怕,纷纷叫嚷着让骆养性滚出来。
左都御史李邦华见大臣们如此毛毛躁躁的样子,顿时不悦道:“各位如此模样成何体统?皆是读书之人,儒雅之士,反而现在成了一些粗鄙之人!一丝体面都荡然无存了。”
一旁同样坐着的大学士范景文从进来到此,许久没有言语,但他人只因他地位不低,自然不敢出言训斥,也倒是其他几位品级较高的大臣此时都极为淡定地坐在大厅,冷眼看着这群愤慨模样的官员们叫嚣着。
不过既然左都御史发了话,范景文虽对陛下那一日南迁之议有所不满,但也发了话:“诸位如果觉得心中愤慨无以发泄,这样吧,闯贼就在城外,各位有什么想骂的,想动手的,不如去找他们,他们才不会和各位动嘴皮子呢。”
说罢,拿起茶抿了一口,抬眼扫了一眼吴麟征,对方也注意到他的眼神,便立即低眉放下了茶杯,操着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稳坐不动。
吴麟征对此眼神,其用意也是很明显,不过是觉得自己只是个会动嘴皮子的嘛。不过他也不生气,他可不怕和别人比比嘴皮子。堂堂一进士,此番比试曾会输与他人?
而那日同范景文一同离去的户部尚书倪元璐此刻也一言不发,静坐在那儿。户部自古以来就是个苦差事,尤其到了灾荒之年更是成了诸臣们和陛下的发泄场所。
有了钱,骂你,上奏指责为何今年户部如此充足,是否多征百姓;没了钱,骂你,责问你户部如此之大,为何账上没钱?国家用钱你户部却没钱,该当何罪?
长期以往,除了陛下,倪元璐是看谁觉得谁不爽,若不是范景文从不上书奏报户部的事,只怕他早就一个人孤身奋战了。
范景文的话说罢,场面顿时冷了不少,人们纷纷不再言语,只得捶胸叹气,面对如此局面众人皆有一分责任,倒也只能发挥个读书人的秉性来,做篇文章骂一骂也就了事了。
何况他们本就看不起武将,又怎会去做此等粗鄙之事。
“各位大臣们,陛下没抄了你们的府邸,自个儿偷着乐吧。不过抄家之后老夫才知道,原来看似清廉的官员竟如此贪污成风,陛下整治做的虽有不当,但却是一个也没有抓错。”
即使那日范景文面对朱凌的应天府祭祖一事,表现出极大不满,但他也是为了大明。土木堡一役如此凶险,他们也没有过任何逃避的想法,到如今不过一群闯贼,人数多了一些,便恐惧避战,只觉得陛下不复往日勇气,竟会如此退缩。
此时,突然一名小厮从外面小跑着进来,头上已出现汗珠,不知着闷热的天气还是紧张导致,待入了内厅对诸位说道。


相关章节: 第十八章:初见成效第十九章:八百里加急第二十章:吴三桂第二十一章:瞋目结舌的加急文书第二十二章:封王?第二十四章:劝谏第二十五章:打脸第二十六章:南行已定第二十七章:有人反了!第二十八章:血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