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末天下行 第94章 汉鼎三足

第94章 汉鼎三足


推荐阅读: 控术有道陌生的女友女明星的兵王保镖啊!原来我们都是外星人万古之师末世后的黎明火影之开局逃亡云隐诡秘修真录逐道永恒狱血超脱星光万里不及你爱的是你,那不晚

离过年只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任峰打算让赵韪等人带他好好的在成都附近走一走,看看成都附近各郡的发展情况。
益州虽然有十二个郡国,但任峰来到益州后,去过的地方实际也就蜀郡、蜀郡蜀国、犍为郡、巴郡、广汉郡、汉中郡。
其他地方,任峰根本就没有过问。都是州牧府的属官在管理。这一点,赵韪倒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实际上,益州的粮仓主要也就集中在蜀郡、犍为郡和广汉郡。特别是蜀郡,几乎占了整个益州一半以上的粮食收成。
这与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称号是分不开的。当然,“天府之国”的称号得益于一个叫做“湔(jiān)堋(peng)”的伟大工程。
成都平原西侧为地表水系进口,发育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岷江和沱江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在平原东侧龙泉山山麓收束,于金堂、苏码头、新津三处流出平原。平原内河流众多,平均每隔五里左右即有一条河流。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蜀道难》中“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任峰要走的第一站,当然就是都江堰了。这个地方,是成都粮仓的保障。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
此时正是枯水季节,便于检查整个工程的维护情况。
让任峰没想到的是,来到都江堰,他一眼就看到了监测和控制内江水量的三个石桩人像,分别立在三个非金非石的柱子上。
这三个柱子上面的纹路,任峰再熟悉不过了,那不正是“汉鼎”上面的纹路吗?三个柱子,正好是汉鼎的三足。
难道这个三足就是益州有龙气的原因?
当即,任峰不动声色,叫来都水长李烨,开始商讨如何整治都江堰。
为此,任峰调用了大批的水泥对整个工程进行改造和加固。并且推掉了三个石桩人像,改用石碑刻度来确定水位。
当然,任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取得那三根汉鼎之足。至于整治和加固,是因为他担心取走汉鼎三足后,会整个都江堰工程造成什么不好影响。
当天晚上,任峰就取走了汉鼎三足,丢进了自己的储物戒。至于整治和加固的后续事宜,就由都水长李烨来实施了。
下一站,任峰又去了一趟广汉郡,这里是自己的封地,肯定是要来看看的。
此时的广汉郡的太守依旧为张鲁。这里既然是任峰的封地,那么张鲁近似于是任峰的属臣,对任峰格外亲近。
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广汉,他依旧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
他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


相关章节: 第89章 跨州连郡第90章 汉室正统第91章 刘表上任第92章 多智的黄月英第93章 孙坚去世第95章 天府之国的收成第96章 巴蜀的地理第97章 月英妹妹没骗我第98章 改进运粮车第99章 女人如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