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是农村孩子 第十二章 宴席

第十二章 宴席


推荐阅读: 黄昏与星空慕岁月长安他惯会撒娇末世之温暖家园我家殿下很狂躁只对你服软我在时空偏差里爱上了你求王妃赐个娃救命!是剧情先动的手!玉兔一指牵在失去以后的日子里云霄印

02年对于我们村子来说应该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年,村子里有了第一个大学生。没错真真的第一个大学生,在这之前村子里最高的学历是初中。于博开启了我们村孩子考学的先例。我的邻居,也是村长家的儿子。于博大我三四岁,我们校园的交集并不多。我还在小学时他已经在读初中,今年我读初三,他已经考了大学。
学校是省里的211大学,那时候不懂,只是很羡慕可以读大学。妈妈经常和我讲农村孩子的出路就是读大学,如果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不用种地,将来可以去城里生活,还能住上楼房。我对大学的概念更是很少,只在电视里看到过大学的样子,印象很深的还是电视剧里的样子《一起来看流星雨》杉菜的学校。
于博学习很努力,过节放假从来不出屋,家里的灯通常通宵不关,上初中的时候每天骑着永久的自行车,听说那时候就是班级的班长。初中三年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初中毕业的时候也是以全班第一的名次,考到了县里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一中,那时候能读一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能够迈进大学的门槛了。我们的镇中学每年也之后两三个孩子能够考入重点中学。于博也一直是妈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也一直以此教育我和夏阳。
大学9月份要开学,村长就张罗着办升学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村子里有了升学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无论自己孩子考上什么学校。本科、专科、职业高中都要办升学宴。
这一天村子里格外热闹,全村的人都来了,热闹程度堪比婚礼。村子在自家的院子支起了大棚。东北的酒席都是在塑料棚子里举办,棚子很大,长十几米,款也有七八米,里面的空间能够摆放几十张桌椅,能容纳一百多人。宴席还分席次,因为十里八村的人多,男人们吃第一席。吃过之后更换碗筷,女人孩子们吃第二席。棚子外面就地搭灶,条件好点的人家支几口大锅,条件不好的也要支两口大铁锅。一口锅炖着酸菜猪肉,一口锅炸着锅包肉,四喜丸子是宴席的必备菜,一头猪就把所有的菜的主料备齐了。碗筷是乡亲们凑的,宴席前各家各户的媳妇拿着自家的碗筷去到主人家,凑足了几百份碗筷就够了。男人们也不闲着扛着自家的饭桌,木头板凳。宴席开始前村里的公认的勤快的女人们就开始过来帮忙准备,有切菜的、洗菜的、洗碗的、炒菜的。妈妈每次都是洗菜,因为切菜的速度赶不及别人。碗筷用过之后,办酒席的主人就开始挨家挨户的送碗筷,这盘子是谁家的,碗是谁家的,不能拿错。因为人老实,又靠谱,爸爸在村里的角色很是重要,每家的宴席他都是负责张罗,类似我们常见的会务支持。安排席位、接待客人、督促厨房、协调人工。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能帮着张罗的井井有条,在十里八村也是有些名气。凡是办酒席的人家,都会提前一个月就和爸爸定时间。那也是爸爸最自豪的日子,每到这一天他都让妈妈准备最好的衣裳,虽然没有什么报酬,但却乐此不疲。
东北的酒席很多,宴请理由也五花八门。订亲、婚葬、孩子满月、升学、开业、乔迁、房屋封顶、还有孩子找到工作、杀猪、杀羊。一年十几次的份子钱,你家办酒席,那我家也得想个理由办。你办两次,我就不能办一次,不然就亏了。我觉得酒席风气并不好,份子钱也从5块、十块、变成五十、一百、两百、五百。妈妈计算过每年的礼金支出,五千多算是平均的数字,要知道农村现在的人均收入也就1万左右,老两口一年1/4的收入要拿去随礼。好多人会疑问?酒席摆了,不去可不可以。不行,不参加酒席在农村就意味着,不合群,以后自家有什么大事小情村里的人都不会去帮忙的。用姥姥的话说,丢了啥也不能丢了人情,不然过不下去。
酒席开始更是热闹,你可能没见过,一桌子的人菜上来不吃,看到肉就拿个塑料袋子打包。没错,每个人都是这样,一盘肉上桌的瞬间,被秒杀。这也是妈妈不喜欢参加这种场合的原因,因为不打包


相关章节: 第七章 初见第八章 小升初第九章 情窦初开第十章 运动会第十一章 晚自习第十三章 经历的大事件第十四章 早恋第十五章 中考第十六章 补习第十七章 高中生活的开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