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青衫无墨 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师易主

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师易主


推荐阅读: 上古卷轴命运之歌聊斋世界里的城隍边缘世界里不可能有牧场物语凤长歌君墨炎娇蛮毒妃:王爷请走开云九弄个世界出来怎么办都市之战神归来都市之战神归来洛小默迦勒底旅行社胭脂错黄荆陌上春风只为卿

空之上,轻霭浮现,旋即一道身影凭空出现,正是楼观派尹通,他望着下方激战,道:“再不停手,休怪我无情。”

董道秀、张弘毅、孙良见其现身,连忙率领手下撤走。

寇谦之伤势极重,尹通为其稍作疗伤之后,寇谦之便道:“楼观派无人坐镇,或有可能被他人趁机偷袭,你尽早赶回去吧。”

尹通知道寇谦之伤势已无挽救之可能,便叹了一口气,告辞离去。

当晚,寇谦之为水之湄疗伤后,将何言之、李皎召进圜堂,道:“我命不久矣,师道弟子不少,但多贪图享受,无所长进,有成者,唯有你们二人。今我有两件事,要交代你们。”

何言之、李皎同时道:“师父请讲。”

寇谦之从怀中掏出两本薄册,分别递给何言之与李皎,道:“此乃范掌门给我的奇门九星,让我选择优秀弟子传授。你们能否炼成,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何言之与李皎接过,寇谦之继续道:“我一直主张三教合流,不过我之主张,在这滚滚红尘中,未见有丝毫成效,昊寺亦被斩草除根。我希望你们能在高山之上建一座空中寺院,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三教合流,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同敬。我知道言之一向鄙夷立寺,轻视礼贤,那这个意愿,就只有交给皎儿你了。”s/l/z/w/w.c/o/br>

李皎道:“弟子一定谨遵师父之命。”

寇谦之道:“将来佛教反扑,师道必受牵连,我死之后,你们离开平城,隐居避世,不可贪恋荣华富贵。”

何言之、李皎应命。

寇谦之对何言之道:“陛下命王宝兴王将军领军征讨吐谷浑和仇池,太子一直对龙骧军心怀芥蒂,恐命人发难。你与其是如水之交,且去助其一臂之力。至于湛卢剑,就由你来执掌吧。”

何言之点头。

公元448年,寇谦之安然辞世,享年83岁。其死之后,董道秀接管师道,寇谦之原本弟子除了二十余名贪图享受的留在静轮宫外,其余人皆离开平城,隐于红尘。

491年,李皎根据寇谦之三教合流的思想,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修建了悬空寺,在最高处的三教殿,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圣并置殿内。恒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李皎选择在此修建悬空寺,自另有一番计较。

北齐文宣帝高洋宝六年,道佛论争,道教失败。高洋下令废除道教,逼迫道士剃发入佛门,于是齐境无道士,寇谦之的新师道,至此烟消云散。

隋唐时期,楼观派支持陇西李氏李渊起兵,道教再次成为国教,此乃后话。

东宫之内,任平城与董道秀一起来到大殿,面见太子拓跋晃。

拓跋晃道:“董道长果然厉害,一出手便将寇谦之除掉,现在本宫已兑现先前承诺,让你接管静轮宫。”

董道秀道:“真正灭佛之人,不是寇谦之,而是崔浩,太子殿下不会仅仅满足于将寇谦之除掉吧?”

拓跋晃道:“道长也是道士,崔浩灭佛,对你不是有好处吗?您又有何与其作对的理由?”

董道秀道:“在其灭佛之前,我确实没有杀他的理由,但灭佛之后,崔浩对我来,已是无用之物。”

拓跋晃道:“卸磨杀驴,好手段。但道长怎么认为我会与你联手?”

董道秀道:“崔浩若死,太子殿下少了心腹大患,我则需要太子答应我一个条件。”

拓跋晃道:“什么条件?”

董道秀道:“崔浩死后,佛教必然反扑,我要太子殿下承诺,承认道教是国教。”

拓跋晃道:“这一条件,您应该和父皇商议,与本宫有何干系?”

董道秀微抬眼睑,看向拓跋晃,深邃的眼神似是洞穿一牵

拓跋晃见董道秀不言,又见其眼神如电,似是洞穿其心中所想,不由淡淡一笑,道:“好,本宫答应了。”

董道秀道:“我一个道士,自然奈何不帘朝司徒,烦请太子殿下告知贫道对付崔司徒的方法,贫道自会出一份力。”

拓跋晃道:“道长


相关章节: 第六百二十六章 五军杀阵第六百二十七章 黑云压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同敌异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金函玉镜第六百三十章 湛卢易主第六百三十二章 百骑攻敌第六百三十三章 围点打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三十五章 苌弘化碧第六百三十六章 春来不春

也许你还喜欢: 青衫无墨,日暮归途青衫多大青衫无墨下一句青衫无墨txt青衫年少小说青衫隐隐青衫羽赵青衫大主宰青衫无墨 小说淡墨青衫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