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飞扬人生 第13章 赃物出现

第13章 赃物出现


推荐阅读: 印术之祖穿越武侠世界的第一锻造师觉醒后颠覆世界血猎日志恐龙时代:我变成了迅猛龙一羽渡江上天仙大唐武俠之古玉奇緣大变种时代星河大佛前尘往事之缘起缘灭三国:开局种田到制霸全国

这条路难以走通,土特产的路子同样困难。
说实话,鄂隆乡还真是有点特色的乡村,酿酒历史足足有好几百年,从晚清时期就是县里有名的酒乡了。
酿出来的白酒远近驰名,主要还是鄂隆一带的水好,水质极为优良,气候非常宜人,当地人也善于酿酒。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酿酒的传统器具,就拿隆上村来说,往年沙石厂没有关停时,兹要是年节,村里便会举办斗酒品酒大会。
老师傅将古法酿制的粮食酒拿出来比赛,从香味、形态、度数各个方面进行比拼。
获胜的师傅还将得到一笔不菲的奖金,厂里的外乡老板们也会将获胜者家里的存酒采购一空,过个丰裕的年节。
本来靠着古法酿制的精品粮食酒,乡里也能找到全面脱贫致富的路径。
但奈何屡次尝试屡次失败,到了现在乡里领导们再也不提这个事了。
具体原因也很现实,先前说过,从河源县到鄂隆乡需要乘坐长途客运汽车,得花费不少时间。
而到了鄂隆乡想要进入各个村子,还得搭乘那种没有空调的班车,每天就那么几个班次,限时限点,极度麻烦。
村子的地理位置也不好,紧挨着延绵几百里的别山,脚下则是河道狭窄的鄂江。
山势高,路难行,自然会有极大的运输困难问题,如果鄂隆乡的白酒跟茅台一样有名,一样能市值几万个亿。
那么开山劈石也无所谓,就是把别山挖通也能创造一条平坦的运输线路出来。
但事实情况却令人唏嘘不已,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酒虽好十里八乡都喜欢,但辐射的面积还是太小,根本形成不了气候。
自然吸引不了资本的介入。
张小权小心翼翼的往洞窟深处走,入眼之处全是漆黑无光的山壁。
这种材质非常奇特,手电筒照射上去竟然暗了一点,好似光线被吸收掉了一般。
他是大学生,自然明白这种初中级别的物理现象,所以毫无畏惧之感。
快步向着洞内走去,没一会儿便到达了一个类似于墓室斗室的地方,这里特别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大量水分。
整体规模不大,呈不规则的半圆形状,到处都是人工开凿过的痕迹。
想来以前被人当做私矿挖掘了的,既然潘黑子知道半山腰的这处隐蔽洞穴,那么干这事的人大概率就是他了。
这小子还真是财迷心窍不怕夜路的主儿啊,如此陡峭的山势,竟然挖矿石往山下搬以谋求利益。
万一山高路滑不小心掉下去,怕是当场就要骨断筋折。
张小权默默感叹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拿着电筒四处扫射,很快便在墙角位置发现了此行的目标。
那里堆着好大一坨物件,具体什么看不清,因为上面盖着防水的塑料篷布。
上前揭开一看,他不由自主的原地蹦起老高,眼前这堆东西密密麻麻,不规则的摆放着。
竟然全是小孩臂膀粗的电缆,黑色的皮面质感极好,上面用激光打印着厂家的生产信息,正是工地上丢失的那一批东西。
这玩意可值钱了,不光工艺值钱,材料也是实打实的铜,简简单单一根,重量需要几名壮汉才抬的动。
在九十年代治安不怎么好的时期,偷窃公用电缆几乎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这里面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偷窃的团伙。
其中包括踩点的,搜集工地电缆数量信息的,望风的,还有内奸和实际行动的人。
第二个部分则是藏匿在街头巷尾的废品收购站。
别看这帮人平日里邋里邋遢,家中垃圾如山,一副逃荒者的模样,但其实赚的钱海了去了。
并且非常轻松,只需要发展一帮地痞就成,坐在家里收铜,收城市井盖,收各种各样的赃物。
当年不少百万富翁就是靠着收废品发迹的。
第三个部分主要负责技术支持,电缆不同于一般的电线,内部构成十分复杂,拆解起来异常麻烦。
在那个电视机还没普及到家家户户的年代,这可是真正高精尖的技术活。
当然了,今时不同往日,


相关章节: 第八章 再起争端第九章 村长不姓潘第10章 尾随跟踪第11章 意外落山第12章 贫困村第14章 义气人第15章 老天爷是有眼睛的第16章 主心骨失踪了第17章 突击审讯第18章 硬骨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