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起 第131章 道统之争

第131章 道统之争


推荐阅读: 傲视战神齐昆仑破军都市富少发飙的天空都市富少南宋游记科技之全球垄断破梦者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李长寿蓝灵娥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李长寿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全文免费阅读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言归正传绝色总裁的超级高手西游群仙录

卢植丢下所有政务,与一位风尘仆仆的长者,关起门来长谈。从白天到夜里,除了吃喝拉撒,所有时间不出房门,不论睡觉、吃饭、上厕所,两人都待着一起。

要不是卢植已经是数名孩子父亲,众人真有所怀疑两人的取向呢。

第三日,门生属吏们实在忍不住了,刘备不顾卢养的阻拦,以送饭的名义前去探听消息。送餐之后,就立在门口,一副我就是不走的态度。

只见房间里,是一卷接一卷的竹简,拾起一卷,其上写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刘备知道,这是《礼记》的《大学》一章,是整个礼记的精华,他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格物致知”的观点,与后世马哲课本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非常相似,都认为认识从物质中来。

“卢君,如今全国的大儒正云集东观校书,删增篇章、原文、注释,打算完成之后刻字在石碑上,立于太学之旁!”

说话的人,仿佛五十岁左右年纪,高大、瘦削,慈眉善目,不修边幅,如果不是黝黑的眼睛,或许与乡中普通的三老差不多。

卢植:“这是劣徒刘备字玄德。快来拜会北海的郑师伯,姓郑讳玄,字康成。”

“拜见师伯。”刘备有些激动了郑玄可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大儒。刘备记得郑玄日后将关东最有名的儒学巨匠,遍注群经,他对经学原文的勘定和对原文的注释,将成为数百年的官方认定的标准课本!他招收的数百学生,因材施教之下,学生之佳、成就之大,犹如孔门七十二贤人。在近两千年之后,还能在历史书上翻出十人以上。

郑玄冲着刘备点点头,表情很严肃:“我偷偷的去了解了下,发觉很多地方跟师尊教的不一样。举例而言,今文家门说,《大学》《中庸》系戴圣伪造,想将此两篇的部分内容,从《礼记》中去除!即使不去除也要大量删改!”

卢植叹气道:“如果像这么搞的话,岂不是歪曲了先贤的本意吗?岂不是让后来的子弟们陷入歧途么?”

郑玄:“谁说不是呢。立石碑的本意是本正本清源的举措,没想到却成了有心人的工具。”

《礼记》大部分是先秦时期的典章制度,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其实不论在汉代还是后世,怀疑《大学》等篇目系伪造的质疑声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其实以刘备的半吊子水平,都可以明显的看出,而《大学》讲的分明是一套完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礼记》其他大多数章节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文风也很有差别,不可能是同一时期成书!

刘备能看出来的,卢植和郑玄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大学》这篇太重要了,不仅讲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还提出了普通人成为圣人的途径、立功扬名的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古文经文家的卢植、郑玄,不要说删除《大学》,就算是修改也不可忍让:“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

。。。

卢植:“玄德,让登堂入室的师兄弟们都进来!”

郑玄:“对,是时候让他们明确道统了!”

卢植:“我与郑君的尊师,姓马、讳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伏波将军马文渊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

马融是关西巨儒,其弟子、传人极多,很有名望的有:时任光禄大夫的族人马日磾,日后做到太尉的高位;曾任并州刺史的侄女婿赵岐,日后成为九卿之一的太仆;时任九江太守的卢植,巨儒郑玄等人。

卢植:“师尊曾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郑君是关东首屈一指的巨儒,学问比我还深厚。”

郑玄:“惭愧、惭愧,卢君谬赞啦。”

这几个月里,卢植名声响彻扬州,在刘普、鲁玄等眼里,还真不太清楚郑玄。

卢植见刘普、鲁玄脸上迷茫,解释到:“因为党锢之祸,郑君名声反倒暂不如我。”

郑玄此时学术地位


相关章节: 第126章:卢植第128章 投名状第129章:卢植第130章 谍飞第131章:卢植第132章:卢植第133章 珠胎暗结第134章:卢植第135章 从裆下爬过去第136章:臧洪

也许你还喜欢: 权倾华夏清末之超级土匪汉末新玄德汉武帝沈阳刘汉起汉起名汉起源三国之万能空间我在三国强无敌唐徒三国之城主系统汉起小说汉末之武王系统法兰西不缺皇帝血染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