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天下第一捕[综武侠] 第274章 阿音的考验

第274章 阿音的考验


推荐阅读: 二世神佛冰山计划虚空的接触阴雨之后是晴天扑街作者生存记火影之汉化鸣人和豪门大佬扯证后,她被娇宠了我在八零嫁村霸空间小娇娘:长嫂被全家宠成宝穿越承太郎:从团灭之海开始!修仙世界太危险师父的资源只有亿点点

“你该出宫了”赵昉忽然道。
夏祈音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我答应了无情,在他进宫之前,不会离开你半步。”
无情是官家选定他日接替诸葛神侯辅佐太子的人,如诸葛先生是官家的终极护卫一般,无情才是真正负责赵昉安全的人。
赵昉若有所思“你们商量的时候,似乎没有告诉我。”
“你很介意吗”夏祈音不觉得这种护卫的工作需要赵昉事必躬亲。
赵昉
略叹了口气,赵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如他答不介意,夏祈音必然会说早就知道你不会介意,所以就懒得废话了。若是他回答介意,呵呵
夏祈音一定会教他什么是大度。
夏祈音是秩序的维护者,但她的秩序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在她看来,秩序是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也是秩序的内容之一。在她认知的秩序中,人只要不伤害旁人危害社会就有权利追求自由。
夏祈音的心中对三纲五常并不十分认同,这一点赵昉十分清楚。范仲淹叹她没有生而为男,但赵昉却觉得她没有生而为男才好。她要是可以入仕的男儿,一定会将朝堂上下搅动的天翻地覆,就如同她在武林上做的那些一样。
同样的事情在江湖上可以做,在朝堂上是不可以做的,朝堂上的任何动荡都可能影响到普通百姓。
赵昉决意换个话题“爹爹有意开恩科,我想奏请爹爹将武举一起开。”
本朝虽有武举,但朝廷重文轻武,武举并不被重视。极少人没有经过科举能够做相爷,但极少有武举入仕的人能当大将军。文官有恩荫入仕,主流是以正经科举入仕的人为主,武官主流则是世袭,高位武官甚至不乏文官转任。
赵昉想要武举与科举一同进行,是要拔高武举。然也未必就觉得武举能够为朝廷选拔出什么战将,而是要通过武举释放一个信号,提高武将在朝中的地位。
本朝对武官压制太多,常以文官统领武职。这种制度压制了武官发挥,文官也不乏赶鸭子上架。固然有庞籍、范仲淹这些被逼着精通军事的文官,但天下有几个庞籍、范仲淹并非所有文官都有庞籍、范仲淹这样的军事才能,更多是不擅长军事,将军事玩砸的文官。
本朝为什么重文轻武,赵昉知道。可以他的经验来看,此举不过是因噎废食。赵氏并非防住了武将就能够千秋万代,一个朝代的延续,最倚重的还是继任者的能力。封建王朝,权利高度集中,一姓王朝能否长久,最大的变数在与君主。
将来的事,赵昉看不到那么远,他只知道眼下一味压制武将,固然不怕武将擅权,可当皇帝的同样憋屈。这个憋屈不是来自于朝中的文臣武将,而是来自于大辽和金国,甚至是吐蕃。
“殿下想要做的事情,自然可以办成。”夏祈音道。
赵昉既然开了口,显然是有十分把握了。不过,夏祈音不明白朝廷开武举与她有什么关系。
“我想请庞太师主持此事,然太师年岁已高,需你从旁协助。”
“怕是不行傅宗书和六分半堂的事情结束后,我有其他事情要办。”夏祈音解释道,“范大人将致仕,我已邀他往白玉京修养,准备亲自护送。”
范仲淹主持的变法已有起色,然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已无法支持。倒是比范仲淹年长的庞太师和王相爷身子骨更硬朗些。官家不舍,却也不得不同意放人,召文彦博回京接替范大人。
“应该不止于此吧”赵昉挑眉道。
对于夏祈音的理由,赵昉将信将疑。
“我打算走一趟西南,请一位高人出山,顺便探探智高的老巢。前些年,智高组建的私兵都被我们镇压收编了,但他走那么久一直没消息,谁知道会不会躲在什么犄角旮旯谋划着卷土重来。”
智高要找,赵昉自然知道,可没有线索,夏祈音怎么会突然想到找这个人。同时,赵昉也非常好奇需要夏祈音亲自去请的高人,毕竟神仙会人才济济,什么样的高人没有
“什么高人,需要你亲自去请”
“一位医道大国手。”
“既然你有自己的计划,我就不过问了。看来,武举


相关章节: 第269章 蔡京的心思第270章 空手套白狼第271章 蔡京的抉择第272章 与谁共天下第273章 猫鼠的和睦第275章 落魄的太子第276章 荒园遇卜者第277章 帝王的面相第278章 复杂的关系第279章 李布衣是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