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铁血新明 第二十一章 抛出橄榄枝

第二十一章 抛出橄榄枝


推荐阅读: 冬风吹尽春欲来在修仙界活下去逃生游戏会员竟是我自己偷天三傻逗我逼男主当卷王大帝之祖僵湖上修仙:分身挂机诸天赢宇宙莫欺东方无神明万道仙尊之灭劫八荒扛把子

朱慈烺知道,这两个老臣可不是在这里大言不惭,事后吹牛,他们说到就能做到。原本历史上,李邦华和倪元璐两人真的就是那么做了——一人一绳,殉国以证身。
好一番安抚了两个忠良老臣之后,朱慈烺故作叹息,愁容上脸,看得李邦华和倪元璐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李邦华是谁啊,七十多岁的老臣了。察言观色自然是信手拈来,他经过短短一夜一天的观察,便已经大抵摸清楚了朱慈烺这个太子为人处世的风格——务实!
他虽然不确定朱慈烺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但还是壮着胆子试探了一番:
“殿下,老臣斗胆,请问殿下可是在忧心南京之事?”李邦华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道:“闯贼势大,鞑清猖獗,川蜀西贼肆虐,南方又几无可战之兵,各省虽仍有可用之资,但若无英明神断之主,恐怕便是到了南京,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
朱慈烺听罢,便是他这个后世来的现代人,也着实吓了一跳,这老爷子还真敢说,前面是没什么问题,可后面呢?什么意思?是说崇祯昏庸,还是说崇祯优柔寡断?这可是在议论皇帝的是非啊。
“李大人言重了,本太子确实是在担心这个,但只要父皇南下,在南京重建朝廷,稳住人心,以江南之财力物力再造新军,流寇和东虏便没什么可怕的,这天下也必然可以再次安定下来。”
朱慈烺说罢,一旁听了李邦华的话,虽然心中极为认同,甚至有一种大逢知己的感觉,但同样也紧张得不停咽口水的倪元璐,也当即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殿下所言极是。”
要知道,这些大臣早就已经对崇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心怀抵触了,只是碍于对方贵为当朝皇帝,内忧外患之下,他们一心想要辅佐改变,扭转乾坤,所以一直隐忍罢了。
若不是李邦华老爷子的性格便是如此,又为了试探朱慈烺,想看看对方的态度,他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别以为李邦华老爷子七十多了,就老糊涂了,他很清楚,若是朱慈烺也是个没主见的,不敢违逆他的父皇,恐怕就算到了南京,局势也很难彻底好转。
“哈哈哈,重建朝廷,稳住人心,以江南之财力物力再造新军,看来殿下已经早有准备了。”李邦华闻言,笑声十分爽朗,他果然没看错,面前的这个太子根本就不是传言的那般,心思如此深沉,见识如此广阔,这才是真正的天纵英才啊!
“所以,本太子才需要把两位国之栋梁带到江南,不然到时又有何人可用呢?”朱慈烺意识到对方的心思之后,也随即抛出了橄榄枝,同时也是回答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两位大人都是百官之楷模,德高望重且不说,李大人乃是士林领袖,知兵知吏,又曾经在南京为官,便是此番南下,路线也是参考了大人的奏疏,见识经历之广阔深刻,只叫本太子佩服。
而倪大人忠肝义胆,乃忠良死节之士,又精通财税货输,到了江南,需要重建大军,北方中原,至少需要二十万雄兵,到时可都得仰赖倪大人啊!”
朱慈烺一通马屁,恰到好处,句句都在点子上,把两个老臣捧得心花怒放。他可是读过史书的人,把两人的经历如数家珍地吹一遍,又真实又诚恳,哪里能效果不好?
而李邦华和倪元璐也终于确定了朱慈烺是心怀大志,早有准备的英主,心中也暗暗下了辅佐之心。别说朱慈烺对崇祯不抱希望,若是有得选,他们这些忠臣对崇祯也同样是不抱希望的。
其实,在原本历史上,顺军和西军余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南方各地的义军领袖,又何尝也不是这样呢?他们若不是没得选,若不是不愿意做满人的奴隶,也不会选择尊明,从反贼,海盗摇身一变,成了明军。
最令人唏嘘的是,曾经围剿他们的明军,却摇身一变,以满清绿营军的身份,再次成了他们的对手。
朱慈烺此番南下,必然是不会听崇祯的,若是崇祯安安静静做一个吉祥物,父慈子孝也未尝不可,如若不然,他也绝对不会手软。


相关章节: 第十四章 追兵第十五章 排队枪毙第十六章 初露锋芒第十七章 击溃第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十九章 鞑子兵十万第二十章 国之栋梁第二十二章 文明的未来第二十三章 你不正经第二十四章 京营溃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