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第402章 以道立国,发钱

第402章 以道立国,发钱


推荐阅读: 新婚夜,暴君的替嫁小毒妃有喜了狂野小妻,一天气炸大佬三百回从恋综开启的综艺之路萌娃三岁半,被团宠出天际全民修仙时代,我却选择当宅男帝少总裁是爹地血道帝尊百妖食谱:论妖兽的烹饪技巧不朽神途穿越星际:我成了早逝大佬的靠山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爱分两半,一半苦涩,一半炙热

当下也懒得和他们解释,现在是二十一世纪。
明朝其实早就亡了几百年了。
想要改变一些人的观念,是很难的事情。
而且吃力不讨好。
不要试图和一些认知低下的人辩论,因为他们会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打败你。然后把你拉到,和他同一起跑线,搞得你一地鸡毛。
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有趣。
如果真能在华夏,古代的封建王朝,实行以道立国,华夏的历史,绝对会发生巨变。
因为黄老之学这东西,先进无比。
比现在的美利坚都要先进。
比如说发钱,在各个州实行不同的法律……等操作,都是我们曾经玩剩下的。黄帝的四经当中,早就给这些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是极其明了的依据。
傻子都看得懂的语言。
道家里面也有仁德,但道的仁德,不是儒的仁德。
那么为什么,古人不以道治国呢?就连文景几个以道治国的皇帝,用的都是阉割后的道——无为而治呢?
因为利益。
为了利益,那些封建贵族,摒弃了最先进的东西,然后选取了最坏的、对他们最有利东西——儒家。
他们不是蠢,
而是坏。
……
次日。
应天府。
紫禁城,奉天殿上。
朱元璋召见群臣,例行朝会。
“列位臣工,咱大明实行以道立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朱元璋道,“除了在教育上,全部百姓读黄老之著作外,好像没有什么实际的治国之策。”
“用来体现以道治国。”
“禀皇上,治国方略乃是国家大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大臣说道,“而且之前的黄老之学年代久远,很多这方面的方略都遗失了。”
“大明王朝,是第一个,用完整黄老之学治国的王朝,并非简单的无为而治。”
“因此种种治国方略,都必须要经过慎重思考,我们没有可以照搬或者借鉴的例子可用。”
“因此,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过微臣相信,等时间久了,黄老之学被大家都读透了之后。大明王朝,会诞生一大批,杰出的,黄老治国的思想家治理家。”
“你说了等于没说。”朱元璋道,“咱当然知道,时间久了,各种好的方略会应运而生。”
“但咱等不了那么久。”
“现在,咱就制定第一条,有‘以道立国’特色的治国之策。”
“还请皇上指点。”群臣闻言,纷纷说道。因为黄老之学年代太久远,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断层,因此群臣都想不出好的策略来。
而现在朱元璋居然开始制定方针了,不得不让人群惊叹。
“以道立国的第一条策略就是……”朱元璋顿了顿,道,“给百姓发钱!”
“给百姓发钱?”
群臣听了,顿时震撼不已。
这算得上以道治国?
“皇上,给百姓发钱,就是以道治国?”李善长忍不住问道。
“那是当然。”朱元璋道,“黄帝四经中的《称经》云: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
“也就是说,能给百姓带来利益治国方针,就是道政。”
“给百姓发钱,就是以道治国。”
“就是朝廷和天下百姓,共同获得好处。”
“秦先生说,在上古时期,也就是黄帝治国的时期。因为社会生产力普遍低下,一些人体弱打不到猎物,于是他们的统治阶层黄帝和那些身强力壮的族人,便把打来的猎物,分一些给百姓,防止他们饿死。”
“这和现在的发钱,是一个道理。”
“金行尚书吕昶!”朱元璋点名道。
“臣在。”吕昶诧异的站出班列。
“我大明的金行,也就是国库里面现在有多少存银?”朱元璋问道。
“因为大明最近的急速发展,加上征服了高丽,倭国等地方,再加上贸易的繁荣,和从海外掠夺来的金银。因此国库也就是金行的存银,共计二十万万两。”吕昶老实的回答道。
“户部尚书茹太素!”朱元璋又道。


相关章节: 第396章 实际是封建贵族的历史第397章 一点也不沾边第399章 生命的觉悟第400章 道生法第401章 初步了解,以道之国第403章 发钱第40四章 以道治国的精髓第405章 百姓欢腾第406章 皇帝你也太天真了第407章 社会生产力才是根本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