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唐 第十一章 海水晒盐

第十一章 海水晒盐


推荐阅读: 洪荒:我悟性逆天,成就大道气运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0号倾听者太子妃看到弹幕后撂挑子不干了明知故犯重生之谋离机战:全金属风暴怒抽房东,御姐闺蜜想要我表白!建立帝国从骑士次子开始闪婚后,池总狗腿的想要二胎媚中香灵气复苏:我能直接看到数据

)上工,戌时三刻(晚上7点左右)下工,按照大人的要求一般,所有工匠每日定时吃饭、定时休息;海盐的生产流程分为若干步骤,每个工匠只负责分内之事,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整个工坊如同车轮一般运转,日日不息……”
李从燕还给海盐工坊和琉璃工坊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经过吴从汉和李任的修改,已经全部下发了。这些管理细则与后世工厂的规定相比还很粗浅,但是已经可以保证海盐工坊以及琉璃工坊的高效运行,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工坊每三天会从登州等地购入粮食等补给,并且会对进出人等严加查验……”
“如此甚好。”
陈东理很是殷勤,引领着李从燕四下视察,众人向北出了工坊,来到了海边滩涂的盐田。
此时一众工匠正在滩涂上挖掘引水渠,以便将海水引入蒸发池。
李从燕仔细观察了一下,蒸发池与结晶池之间还有小沟渠相通,而却这些小沟渠内还装有竹节,用来稳定出水量,这在自己的设计中是没有的。在李从燕最早的设计中,蒸发池中经过晾晒的海水是需要用竹筒引入结晶池的。
“看来这是工匠自行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果啊,如此倒是可以节省不少的人工。”
李从燕感叹着此时工匠的智慧,而后有意对陈东理说道:“陈主事辛劳了。我听闻盐田这边消耗巨大,陈家又追加了不少钱粮,可有此事?”
陈东理叉手说道:“陈家在提交投入章程之后的确又追加了五万贯进去,主要是用于改进盐田设施,但这笔钱不会算在本钱内,将来盈利了也不会计算其中,请李刺史放心。”
李从燕笑着挥了挥手,说道:“我只是问问而已,这五万贯还是算进去为好。此番我拉着陈家是一起赚钱,我出技术,陈家出钱,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可不能让你们陈家刚开始经营就如此吃亏。”
海盐工坊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有如此规模,陈家出力甚大,几乎将所有的家底都投了进来,可谓是孤注一掷。对此,李从燕自然不会让陈家失望,至少在钱财上,决不能让陈家觉得吃亏,否则后续还怎么合作?
陈东理眼见李从燕非常亲和,心中一松,便不再客气,叉手应诺。
“工坊最快什么时候能有产出?”
陈东理十几岁的时候便跟随商队走南闯北,陈家又是以商事起家的门阀世家,虽然是刚刚涉足海盐,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所谓触类旁通,也算大半个行家了。
“请李刺史放心,如今工坊已经万事俱备,只等第一批海水晾晒到位,便可以进行结晶、提纯等工序……”
陈东理略略沉吟一番,说道:“据我估计:工坊最快两个月内可以产出第一批海盐,产量的话,按照目前盐田的规模,产量应该在每月百万斤左右。”
李从燕心中计算了一下:目前官盐的价格大约在每斤两百钱左右,私盐约为每斤八十钱。
不过自己工坊出产的海盐质量不会差,所以价格虽然会比官盐低,但也绝不会如同寻常私盐一般,价格应该在一百五十左右。当然,这只是李从燕自己的心理价位。
“销路准备得如何了?”
陈东理叉手说道:“我已经联络了齐州、兖州以东各地相熟的商贾、世家,只要工坊有了产出,各地人马便会进行分售。”
“那价格怎么算?”
“暂定一百三十钱一斤。”
陈东理说完便注视李从燕的脸色,紧接着补充道:“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定价,如果产出的海盐品质很好的话,我以为价格还可以上调十钱左右。”
李从燕稍稍算了一下,按照这个产量来看,工坊每月会有十三、四万贯的收入,刺史府分成七、八万贯。
当然,这些只是毛利,还没有扣掉人工等成本,也没有抵扣陈家的先期投入。
不过李从燕估算即便如此,刺史府在最初的几个月也能有四、五万贯的收入,这已经很客观了。
“新军士兵每月两百钱,再加上各级军官的军饷,以及新军后勤的各项开支,那一个月的养兵费


相关章节: 第六章 反叛如吃饭第七章 大丰收第八章 严选精兵第九章 新府兵制第十章 搞钱第十二章 琉璃工坊第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十四章 择优而用第十五章 闭门羹第十六章 三板斧的反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