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公务员 第一章 万户侯何足道哉

第一章 万户侯何足道哉


推荐阅读: 冒牌主神黑神话:大唐我以偷窃成神明穿越成为吸血鬼会梦到主神空间吗不分手就会死婚后撕破伪装,陆总花样有亿点多请别纠缠我了玫瑰迷醉执掌风云萧峥陈虹执掌风云萧峥陈虹执掌风云萧峥

  大明公务员第九章大明的货币第九章大明的货币

  或许这个事情很难理解。

  其实,这是大明混乱的货币制度的旧账。

  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其实一直在效仿元朝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发行宝钞。但是很多政策都有滞后性,发行宝钞也是一样的。朱元璋当时并不知道,发行宝钞的结果。他所知道的宝钞贬值,与实际上的宝钞贬值是有差距的。

  在洪武十四年之后,朱元璋认真做了调查。发泄宝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贬值率。但是即便最高的也折价一半。也就说一贯宝钞,最多能值半两。身很多地方,已经折价十分之一了。也就是一贯宝钞,最多值一百文。

  当然了,这种情况与后面宣德正统年间,与面额相差一千倍的贬值率。是相差很大的。

  朱元璋极是做了挽回。暂停新宝钞的发行。

  最多进行一比一的新旧宝钞折换。

  毕竟是即便是现代钞票每年也有一定破损率。明代宝钞质量远远比不上后世的钞票。每年都有损耗。不置换的话。市面上的宝钞根本就不能用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决定。

  对于自己搞不清楚的东西,暂停,维持现状。

  但是朱元璋也放松了一些政策。

  在洪武之前,建立大明宝钞体制的时候,是严禁铜钱交易的。甚至大明铜钱也一度停止铸造。至于金银交易也是禁止的。不过,朝廷禁令是一回事,市场规律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大明朝廷的执行能力。也是够呛的。根本不可能深入大明各地。

  于是,明面上的宝钞,私下里用金银,形成了两套金融规则。

  之前朱元璋是强力打击私下的金融规则,甚至下令,商户用金银交易者论罪。只是在洪武十四年之后。朱元璋虽然没有放宽禁令,但是并没有再给下面官员施加压力。重申禁令。

  朱元璋太了解这个时代的官员了。

  有些事情,他不督促,不压着,下面人就当成不存在。

  所以,朱元璋这一松,从洪武十四年之后,就形成了。宝钞,白银,铜钱杂用的局面。其实不仅仅是这三样杂用。粮食与布匹也在其中。

  其实,粮食与布匹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就承担着货币职能。只是因为棉布大量生产。让丝绢退出了历史舞台的。只不过这种退出也是有过渡的。并不是咔嚓一下,就完成的。

  当然了,这种混乱的情况,在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体现。各有侧重,就海上与南洋来说,多用白银,是因为贵重金属是天然的货币。而金太少。银子才是通行的货币。而且南洋各地,本来就通行用银子。

  用银子才能与南洋各国无缝接轨。当然了,南洋各国也有大量的铜钱,都是唐宋贸易的产物。总之,没有大明的宝钞。

  朱元璋的默许政策,其实有利于开海的。

  但是在辽东却不一样。

  首先,辽东是军管,粮食本身就缺乏。而且朱元璋即便再傻子,也不可能给军队发宝钞,以宝钞贬值的速度,那是要引起军队哗变的。所以,军队的待遇就是按粮食算。

  官员待遇也是如此。宝钞最多算赏赐。

  而且为了缓解粮食危机。何夕主动提出,辽东大木以粮食结算。更是赋予粮食更多的货币属性。

  所以,辽东上上下下不能说不用钱,但是更多时候喜欢用粮食。

  这种情况在高丽战争之后,有一些改变。因为高丽财富进入辽东之后,也带来大量铜钱。虽然元代就禁用铜钱的政策。但是高丽,日本等地,都有大量中国铜钱。

  总体上,也不能改变以粮食代替钱的趋势。

  粮食自然没有钱方便。但问题是,辽东百姓稀少,交易频率也不是太高的。很多时候都是以卫所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粮食足够了。最少不会贬值。



相关章节: 第四章 四弟啊第五章 人心犹父子第六章 各自不相同第七章 辽东年关第八章 山穷水尽第十章 票与引第十一章 缓急之间第十二章 玄洋社第十三章 预购第十四章 期货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