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1章 大梦方觉晓

第1章 大梦方觉晓


推荐阅读: 签到更衣室,成就NBA史诗前锋团宠小福宝:六个大佬舅舅争相喂饭饭恶毒农女洗白后,禁欲首辅与她甜爆生崽从型月开始变强重友,轻色诡异胖仙新婚夜给残王抬棺后,他哭着求复合清穿:失宠福晋为保命把五爷撩出火四合院里的大玩家逐鹿从战国开始君临天下:神话最强帝皇超神学院:地球之心

  禹州城西,宣化街。

  修缮加宽过的街道上,车马熙熙攘攘,行人摩肩擦踵,各色鲜艳夺目的标牌幌子林林总总。

  除了最为显眼的瓷器店和药铺外,还有遍地都是的茶馆酒楼,以及丝绸行、牲口行、粮油谷行、倾销店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挎着一个竹篮的朱曼娘低着头从人群中穿梭而过,听到耳边喧腾如沸的叫卖之声,脸上不由闪过些许恍忽之色。

  自从跟着顾廷烨来到禹州后,朱曼娘几乎每日都会来到这州衙外的宣化街采买米面菜油等日用之物,也眼睁睁地看着宣化街从萧索无人一点点发展到了今天的繁华景象。

  虽然还比不上汴京的纸醉金迷,但作为一座州城中的一条普通街道而言,已经是极其不可思议了。

  朱曼娘就住在州衙里,平日里消息还算灵通,自然清楚禹州城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卫辰。

  无数受了恩惠的禹州百姓都对这位年轻的知州大人感恩戴德,恨不得为他立下生祠,世代供奉。

  可是,朱曼娘对卫辰却并没有什么好感。

  卫辰每次和顾廷烨谈事的时候,都会刻意把她支开,明摆着看她不顺眼。

  这也就罢了。

  朱曼娘心里很清楚,自己毕竟是个贱籍出身的外室,卫辰这种自命清高的官员看不起自己,本来就很正常。

  没遇到顾廷烨之前,朱曼娘在汴京当了这么多年歌妓,对这种带着鄙夷的眼光也早就习惯。

  但有一点朱曼娘却不能忍。

  在钧瓷贸易的带动下,禹州客商云集,百业兴旺,州衙库房被填的满满当当。

  数万禹州人,都或多或少吃到了禹州发展的红利,就连州衙里那些最底层的衙役,听说最近都在知州卫辰的授意下涨了俸禄。

  而顾廷烨,作为手下管着几百号衙役的禹州治安大队长,去年忙前忙后地在禹州境内剿匪扫盗,为禹州商路的通畅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居然连半点好处也没有捞着!

  朱曼娘实在是替自家男人不值,也曾好几次在顾廷烨面前表达过对卫辰的不满之意。

  只是顾廷烨对朱曼娘的抱怨一直都是不以为意,有一次还为此严厉地训斥了朱曼娘一顿,让朱曼娘好生委屈。

  说白了,还是朱曼娘和顾廷烨价值观从根上就截然不同,她自然难以理解顾廷烨的想法。

  顾廷烨虽然名为卫辰的幕僚,却与魏叔平和方渊不同。魏、方二人都是卫辰的下属,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顾廷烨却不是。

  顾廷烨之所以从白鹿洞书院跑到禹州,就是为了来帮好兄弟撑场子,讲求的是一个“义”字,如果卫辰真的拿银钱来打发他,那才是对他真正的侮辱。

  况且顾廷烨很清楚,尽管禹州在卫辰的治理下正在变得越来越富庶,可卫辰本人却是没有从中享受到半点好处。

  库房里结余的赋税要么用于各种农田水利设施,要么用于修桥铺路、兴办学堂,总之就是一分钱也没落到卫辰的腰包里。

  顾廷烨对卫辰的高风亮节无比敬佩,自然不可能去向卫辰讨要报酬,那是在打他顾老二的脸。

  只可惜,顾廷烨的这种观念不是自小就流落风尘的朱曼娘所能够理解和认同的。

  当然,不认同归不认同,朱曼娘能得到顾廷烨这么长时间的宠爱,靠的就是察言观色。

  见顾廷烨听到她抱怨卫辰时脸上流露出不满之色,朱曼娘立马就转变了口风,对顾廷烨百依百顺,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在了心底。

  朱曼娘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自己做的是长线投资,不用太在乎眼前这点蝇头小利,等顾廷烨日后袭了爵位,自己成了侯爵夫人,还愁没有荣华富贵可享么?

  只不过顾廷烨一向对回侯府这件事心有抵触,甚至连汴京都不愿意去,自己还是得想个法子好好劝劝他才行,总不能一辈子窝在这小小的禹州城吧?

  等自己熬成了黄脸婆,


相关章节: 第213章 日新月异第214章 狂欢第215章 收获的季节第216章 冲天之志第217章 我拒绝第219章 当断则断第220章 家贼第221章 家法国法第222章 下场第223章 夙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