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1章 大梦方觉晓

第1章 大梦方觉晓


推荐阅读: 签到更衣室,成就NBA史诗前锋团宠小福宝:六个大佬舅舅争相喂饭饭恶毒农女洗白后,禁欲首辅与她甜爆生崽从型月开始变强重友,轻色诡异胖仙新婚夜给残王抬棺后,他哭着求复合清穿:失宠福晋为保命把五爷撩出火四合院里的大玩家逐鹿从战国开始君临天下:神话最强帝皇超神学院:地球之心

  孙志高辞馆,盛长桂也转去了邻县的学堂,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盛氏义学。

  孙志高走后,盛维立马就扶正了兢兢业业的石楷,义学风气顿时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随着王学政一行人回到省城,他在盛氏义学考校学子的经历也逐渐传扬了开来。

  一次宴会上,王学政当众吟诵《竹石》,并在同僚面前称赞此诗的作者卫辰是“翰林之才”。

  消息传出,《竹石》立即就被省城士子争相传抄,卫辰也得了个“十岁能诗”的神童之名。

  卫辰火了,连带着盛氏义学也出了一回风头,宥阳附近几个县的寒家子弟不少都慕名前来求学。

  对于这些人,盛维来者不拒,为了容纳越来越多的学子,他还买下了义学周围的土地,将义学又扩建了一倍。

  冯知县将此事上报江宁府,知府沈度看到呈报,称赞盛维是“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儒商,当即下达公文让冯知县大开方便之门,全力协助盛维兴办义学。

  没过多久,就连远在扬州为官的盛纮都听说了这件事,来信盛赞堂兄的义学办得好,大长宥阳盛家的脸面,他在扬州也是与有荣焉。

  信中,盛纮还仔细询问了卫辰的情况,并表示下次自己回宥阳老家时,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这个学政大人钦点的神童。

  卫辰还不知道,他的名声已经传到扬州,入了红狼学长耳中。

  他这段时间闭门不出,不理外界的纷纷扰扰,在义学里潜心苦读,如此一晃就是一个多月,就连向来严厉的石楷都认为卫辰的学问大有长进,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制艺了。

  ……

  这日午后,义学里燥热得一丝凉风也无。

  众学子索性丢了读书人的体面,一起躲在后院的大榕树下读书,卫辰也脱下了长袖长褂的学子衫,直接穿起了绔衣绔裤。

  卫辰读了会儿书,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拿起一旁的大碗,咕嘟咕嘟喝了好几大口。

  放下茶碗,旁边立即就有人帮忙满上,然后捧着书本过来请教。

  如今的卫辰,学问日益精进,在这盛氏义学中名列前茅,仅次于陈俊这些十五六岁的大龄学子。

  而且卫辰平易近人,耐心极好,年纪小的蒙童们,遇到课业上的疑惑,都喜欢向他请教。

  卫辰解答完几个同窗的问题,又继续拿起书本,正要继续用功,这时,外面有人喊道:“卫辰!”

  卫辰起身看去,原来是盛维,盛维满脸笑意道:“小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家姑丈优免杂役的文书下来了。”

  卫辰闻言,不由地大喜。

  一个月前,王学政莅临义学,他得到王学政赏识,被邀请一同赴宴,宴上闲谈时,王学政问起卫辰家世,卫辰自然是如实相告。

  得知卫辰父母双亡,由邻居张家夫妇抚养成人后,王学政嗟叹不已,并称赞张家夫妇为义士。

  同席的冯知县见了,当即拍板,免去张明三年的杂泛徭役,以示对张家夫妇的褒扬。

  如今一个月过去,宥阳县衙开具的正式文书总算是下来了。

  卫辰从盛维手里接过文书收下,感谢道:“有劳盛老爷了。”

  盛维听到盛老爷这个称呼却是皱起了眉头,摆摆手道:“小友,你是读书人,我一个商贾哪当得起你这声老爷?论年纪,我比令尊稍长几岁,小友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如叫我一声伯父吧!”

  盛维都这样说了,卫辰也就不矫情了,当即叫了一声:“伯父。”

  盛维听了眉开眼笑,很是高兴地应了一声:“欸,贤侄!”

  之后又笑呵呵地夸了卫辰一阵,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盛维走后,卫辰将那份优免徭役的文书收进怀里放好,径直去讲堂里找先生石楷告了假,得到允许后,便到号舍里收拾起了行李。

  离家一个多月,卫辰早就想家了,


相关章节: 第244章 放榜第245章 沸腾第246章 朝觐第247章 第一第248章 脱靴遗爱第250章 婚宅第251章 家宴第252章 入宫觐见第253章 宣召第254章 侍讲学士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