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汉中祖 第一章汉太子刘禅

第一章汉太子刘禅


推荐阅读: 狩猎在1986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穿成反派后她专业招黑绣南枝剑仙大人不会败妆点山河重生后我在魔尊心尖蹦迪魏晋干饭人娇生惯养恶毒肥妻洗白后,冷戾首辅火葬场了快穿黑月光:宿主又撩的他神魂颠倒五代第一太祖爷

  三国:汉中祖三国鼎立江淮风呼呼地刮着,地面湿漉漉。载着刘璿的马车在泥泞的土道上,留下一条条的车辙印。

  “走访多地,探查地方水情。黄淮水患频繁,乃是在于逆魏所修陂塘过多,且土薄水深。若遇大雨久下,则陂竭决溢,洪波横流。水土失衡,五谷不长,还需废无用陂池,以利百姓。”

  太子刘璿靠在软垫上,边翻阅着他所收集的资料,边与杜预交谈。

  杜预微微颔首,说道:“今岁便可废陂池,引池水导入河渠。可令受饥者尽得水产之饶,百姓无需出境就食,就可自给自足。大水去后,填淤于田,良地种五谷,旱涝之地,行种交趾稻,至明年,谷物必然丰收,百姓有所依。黄淮水患,将就此消也!”

  经过刘璿与杜预深入江淮郡县,考察常年发生陂塘决溢的地区,终于清楚了黄淮地区为什么近些年为什么经常性大水泛滥。

  其根本原因在于曹魏治理黄淮地区时,为了发展农业,大量兴修陂塘水利设施。但曹魏所修建的陂塘多是多积无用之水且工程质量低劣,往昔屯田民在时,屯田民会维护这些陂塘水利,但随着大汉一统天下,屯田民变为自由民,缺少对陂塘的维护。

  低洼地带长期积水形成沼泽,地下水位上升引起返碱,不仅五谷不收,而且也影响渔业和牧业的发展。一遇长时间的大雨,还会发生陂竭决溢,洪波横流,淹没陂塘附近的农田,伤及谷物。

  如贾逵修建贾侯陂,其拦截汝水,修建陂塘,其就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态。不仅让汝水水量减少,长期耕种陂田之下,导致土质变差,容易发生决堤、洪水等自然灾害。

  至于为什么曹魏修建的陂塘会破坏生态,而两汉时期的陂塘不会,其原因也是简单的。因为两汉已经把容易修建的陂塘都已经建造得差不多,有问题也都解决好了。而曹魏修建新的陂塘其难度及人工改造难度更大些,其所产生的问题需要大汉来解决。

  “嗯!”

  太子咳嗽几声,说道:“捣毁无用陂池,引水入河道,丰富水量,水涨河渠,便于行舟。陛下所思连通丹徒、邗沟、汴渠三水之事,则是便矣!”

  顿了顿,刘璿补充说道:“两汉旧陂池可以保留,逆魏所修无用陂池可毁之。但百姓个人所留私家陂池当以修缮,以利乡亭百姓。其间因毁陂而致田亩淹没者,郡县当以另外安置,如实补之。若有不足之处,便由元凯持笔完善。”

  杜预拱了拱手,关心说道:“太子身体不爽,不如暂且省去车马之劳。接下来安抚灾民之事,交予在下行之。”

  刘璿强打着精神,挥手说道:“小疾而已。安抚灾民,用不了多少精力。”

  “诺!”

  ……

  《汉纪·光文帝纪》:“十年三月,西羌苏毗反,攻西海,围河源国。”

  “十年五月,发陇西、金城、河湟骑士二万人,遣将军马隆、文鸯为征西羌,平之。”

  十一年十月,长安。

  巡视完北疆的刘禅也回到了长安,与刚征讨完西羌的马隆探讨着西北胡部的近况。

  刘禅微白的头发被官帽包裹住,五十三岁的他早已不再年轻。走在花园廊道上,刘禅问道。“今河湟地区情况如何?苏毗身居冻土,怎出兵入河湟,围攻郡县?”

  当下的西羌犯边与东汉时期的羌乱发生地区不同,东汉羌乱在陇右、凉州,而苏毗西羌则是出现在河湟地区。

  刘禅所疑惑的是,苏毗国不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国家,乃是西藏古象雄联制国家下的部落。按道理来说,大汉与苏毗少有交际,怎么突然向河湟地区进攻。

  去年在苏毗进犯河湟地区后,刘禅委派马隆、文鸯二将率军征讨。打了一整年,马隆虽有战功,受限于西藏的自然条件,加上地利不熟,仅行至大积石山前,便从河源郡回师。

  在马谡治理河湟二十几年间,马谡为大汉在黄河谷地开辟了河


相关章节: 度田上(正文番外)度田下科举(正文番外)捕奴(正文番外)南事(正文番外)入京(正文番外)态度(正文番外)施恩(正文番外)融合(正文)大结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