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 第1章果然是好男人

第1章果然是好男人


推荐阅读: 翎微,君临天下重生1979去种田星斗缀珠光诸天之焚诀成道回到80,从春晚开始骄记人在漫威:你管这叫法师?拯救六界从谈恋爱开始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藏在深山里的明珠重生八零靠吃瓜致富被咬后,疯批大佬恣意沉沦

  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正文卷第256章《无间道》开画《两杆大金枪》已经正式开拍了一个多月。直到进入了拍摄工作以后,李缘才惊讶发现,在这“原始社会”,拍一部电影究竟有多么的难?

  而且整个拍摄计划早已经大大的延期,甚至连十分之一的进度都不到?

  首先就是剧组的管理方面。

  未来的剧组基本上都采用了现代化管理,也就是工业管理的变种。很类似于李缘上辈子曾经做过的it项目管理。甚至正规一些的剧组,采用了专业的剧组管理系统,人人都带着笔记本电脑……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随着影视业越来越商业化,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了流水线模式,自然而然的有了标准化管理的需求。否则的话,又怎么会称之为——电影工业呢?

  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依靠经验?依靠工作人员自觉执行?

  恰巧李缘又是个菜鸟,连个自己的班底都没有?几乎所有的剧组成员都是北影厂外借的?相互配合方面也就可想而知。

  这让人怎么忍得下去呢?讲难听点,连拍到什么地方?李缘这个导演自己都不知道?

  再加上这魂澹的掌控欲又极强,上辈子就是项目主管嘛!

  反正剧组里面矛盾频发,运行起来磕磕绊绊……

  其次就是剧本。

  几十年后,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ppt时代。你可以项目做不好,但一个精美无比的ppt肯定缺少不了。

  影视行业同样如此。起码需要一个很完整的剧本。尤其是电影,分镜头剧本已经成为了标配。要不然,忽悠投资人也做不到啊?他们又不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初代煤老板!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完整的剧本以后,尤其是分镜头剧本,导演就可以傻瓜式操作,按照剧本拍摄就行了。也能很有效的控制住拍摄周期。

  然而在九十年代初,分镜头剧本?那是个什么东东?听都没听说过。还傻瓜式操作?导演不就是放飞自我,美其名曰——艺术创作吗?

  最后就是设备的落后。

  由于还没有数字摄影设备,胶片拍摄是相当昂贵的。一盘胶片只有区区几分钟,“嗖”的一声,一、两千块就没有了。

  这就导致导演要反复说戏,演员要反复排练。甚至片场排练好几遍,才会正式开拍。就是为了节约胶片。

  显而易见,如果采用这种办法,胶片确实节省了,但拍摄时间根本就难以控制。

  有一说一,之所以这年代需要演技派,关键就是在这里。否则胶片的开销可以让人生不如死!如果换成后来的面瘫流量?制片方直接跳河去吧!

  另一个就是拍摄效果。

  并不像数字设备普及的年代,拍摄完成后,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放大缩小来个特写。

  现在的模拟设备,导演的同步取景器巴掌就那么大,只要一不留神,就会忽视掉某些细节,甚至看不清某些特写。

  说实话,这年代的导演,他们个个都要练出一副火眼金睛!

  那该怎么办呢?

  当天拍摄完成的镜头,一定要当天冲印。导演等主创观看了那些镜头后,挑选出拍坏的那些镜头,再进行补拍。

  可想而知,这有多么的麻烦?

  因此在正式拍摄以后,李缘就立刻明白,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可是现在已经骑虎难下,李缘只能够硬着头皮上!

  一方面,他按照后来的剧组管理系统,亲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表格,并且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做不到有多大效果,起码聊胜于无。再怎么说,自己这个当导演的能做到心中有底。

  一方面,同样按照他的要求完善剧本,尤其是分镜头剧本。

  除此之外,李缘还拿出了自己的绝招——氪金!

  不就是磕磕绊绊吗?那就索性多拍几遍,根本不在乎胶片的浪费。缘哥我就不信了。那么多


相关章节: 第251章解决问题第252章以后请叫我李老师第253章这里面肯定有故事第254章好像不是小事第255章都心虚第257章祝各位兄弟前程似锦第258章排第三第259章子龙小姐第260章我们不做这种生意第261章全家到京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