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史上无双太子爷 第两百九十七章 经商

第两百九十七章 经商


推荐阅读: 少年歌行:我有一座综武图书馆山海御剑录星际第一女猎人重生为东北虎幼崽大国首席外科圣手大秦之我是秦二世混沌九生瀚海唐儿归羽与血王爷他追妻火葬场了吗偏执大佬的软萌娇妻大唐极品纨绔

“是啊,陛下。”工部尚书提出见解,“农乃国之根本,就算陛下研发出杂交水稻,但依旧需要农民耕耘,农民管理,否则田地就会荒芜。
大魏人口本来就少,所有农民都去从商了,那么粮食该怎么办?
再产量过剩,也是需要耕耘的,需要大量务农人手。
届时若无人愿意耕种,百姓将会陷入无粮可食的困境之中。”
李星尘摇头,“非也,工部恐怕是消息闭塞,不知杂交水稻是何物,只知吃饱饭。”
工部尚书老脸一红。
他对杂交水稻确实不甚了解,毕竟从不缺吃喝,怎么可能会去关注那种东西?
固有观念中,只要是水稻,就是种在地里的,只要是种在地里的,就必须要大量人手耕耘,哪有李星尘说的简单。
“朕给你科普一下,在杂交水稻没有出来之前,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百人务农只能吃饱一半。
但杂交水稻以及红薯的出现,百人耕种却能养活千人。
产量的提高,相当于农耕人数的减少。
所以就算全部百姓想要经商,朕不觉得不可以!
更何况,也可能所有百姓都会想经商的,会有更多的人继续选择务农,因为他们多数没有胆识、头脑、本钱。”
“这...”
朝堂再度陷入沉默,一众官员面带思索。
确实,就算让百姓们都知道从商赚钱,但市场需求量就这么大,所有人一拥而上,真正能挣到钱的又有几个?只有一部分而已!
没有经商头脑的始终是大多数!
胆子小的,没有本钱的也是大多数!
就算一开始带着尝试性的想法去经商,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就会立马收手返回务农。
片刻后,另外一个大臣又出来反对,“陛下,话虽如此,但也不能保证大部分百姓从商之后,都在商场斗得乐此不疲,并不愿意回乡务农,那大魏江山岂不是极其可危?
全民皆商,而商又不从事生产,大魏将无粮可吃,无物可用。
为了江山的稳定,陛下还是应当提升农民的税收,别在商人身上动想法的好!”
李星尘眯眼。
这话让他极为震怒,但没有表现在脸上,毕竟刚才说了不生气的,就是想知道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已,所以他们语言犀利,他也只能听着。
宰相点头,“是啊,陛下,自古以来以农耕为本,若您想要提升商人税收,便等同于提升商人地位,搞不好天下会因此大乱,臣建议陛下还是慎重考虑。”
不少大臣跟着附议。
士农工商是自古以来就定好了规矩,是历朝历代以血泪、智慧,甚至是国破总结下来的经验。
如果将最低下的商人地位提升,与阴阳颠倒没有差别,引起动荡是必然。
抛开自身利益不讲,大臣们还是希望国家久治长安的,所以不免为大魏心生担忧。
“这点,朕这也不是没有想过,若真出现诸位爱卿所担忧的事,那也无妨,朕会设立一所农耕院。
院内的官职为正式编制,属于朝廷直属机构。
届时若百姓不耕耘,那就让朝廷官员耕耘,粮食属于国有,国库再将粮食卖出去,收百姓的钱回来。”
李星尘也清楚一些大臣是实打实着为国家着想的。同时也对他们担忧感到好笑。
稳定是好事,但会阻碍社会发展。
要促进贸易,改革是必然。
让务农百姓有想法去做更多的事,这样国家又能回收土地,又能激发百姓创业,何乐而不为?
再说了,又不一定非得靠百姓种地,将农业设立一个政府机构,甚至还可以再开设一家农学院,专门培养人才,将人才输送至农耕院,害怕粮食这一块掌握不明白?
“陛下...”宰相还想说什么,却被李星尘打断。
“好了,朕知道诸位爱卿在想什么,朕也有自己考量。
若将来,因为这个决定出现不好的现象,诸位随意来指责朕,朕会和今天一样,不和爱卿们计较。”
李星尘沉声道,语气不容再驳。
在场大臣面面相觑,但听到这个话,也只能忍住还想劝解的念头。


相关章节: 第两百九十二章 被抓第两百九十三章 忍气吞声第两百九十四章 差事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抒己见第两百九十六章 提税第两百九十八章 经济区第两百九十九章 气势第三百章 配合第三百零一章 副院长第三百零二章 善举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