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北宋大法官 第一章 狂囚张三(上)

第一章 狂囚张三(上)


推荐阅读: 富婆不可能退租成功无限剧本:玩家慎入冷少的氪金小财妻凡人:掩月宗的日常穿书后病娇暴君只在我怀里撒娇娇我真的不想写歌侯门贵妾行走人间那些年我的姐夫是神医你好!火星人我的梦,能穿越深渊专列

  北宋大法官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四章问答会最新网址:经济!

  经济!

  还是TMD经济!

  这宋朝的根本矛盾就是财政,没有别的,只要将财政搞好,那什么问题都好说,而不是什么公平、正义。这就是为什么,在公检法刚刚出来时,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不在意这套体系的本身,包括富弼他们在内,也都只是将公检法视作政治斗争的工具。

  是后来随着东京商业的繁荣,以及河中府的稳定,财政的收入增加,才令他们中不少人觉得这可能是未来的出路,这才开始重视起公检法来。

  但他们重视公检法,追求的还是要改善财政。

  其实每个官员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场斗争的胜败不是在于,双方在一年内公平公正处理了几桩案件,而是财政,谁能为中央财政减负,那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就是这么简单。

  赵顼信任张斐,也不是因为公检法,而是因为潜龙勿用这个计划。

  既然目标非常明确,且非常简单粗暴,那就往这方面狠狠地干。

  所以京东东路的官员们,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所有的青苗钱全部借贷出去,争取最大的利润,这可都是政绩。

  但要是平时这么干,那这自然会弄得怨声载道。

  那些官吏、大地主可没有这么好说话。

  不过早在汴梁试行免役法时,王安石、吕惠卿就已经开始对此布局,就是利用汴梁权贵的恐慌情绪,去威胁其它地区的官员。

  你们要不支持我的新政,自主申报和税务司就会上门。

  虽然免役法在汴梁取得成功,但王安石心里非常清楚,这么做下去,新政将完全受制于司马光的司法改革。

  然而,司马光他们搞司法改革,就是为了反对新政的。

  与一个反对改革的人去推行改革,别人不知道,但王安石肯定是没有这么傻,他从未想过要将汴梁免役法的成功推向全国。

  可在当时,他的威胁论,其实效果一般。

  因为很多人认为,就是你王安石将我们这些特权人士纳入到免役税中,你要不纳入进去,什么申报都跟我们没有关系,所以你才是罪魁祸首,你还好意思说别人吗?

  当时反对新法的官员依旧是与日俱增。

  但是随着公检法在河中府推行后,地方官员渐渐意识到,这司法改革才是最可怕的,一旦官员失去司法大权,别说这权力和金钱,就连性命都成问题,随时可能面临检察院方面的起诉,而他们的关系,是完全行不通的。

  当然,他们能够这么快得知河中府的情况,也是吕惠卿他们努力的结果。

  二者一比,新法真香。

  因为司法改革是要限制和分割官府的权力,同时引入一波新人入场,而王安石的司法改革,其实走得还是法家路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加强官府的权力,只是会打击到士绅阶级的利益。

  简单来说,司法改革对于官员们而言,是纯粹的损失,而新法对于官员们而言,只是得失之间的取舍。

  必然是选新法。

  当然,这部分官员是没有范仲淹他们那种坚定的政治理念,他们之前就是保守派的那帮人,捍卫的是自身权益,在这基础上,他们才会考虑到国家利益。

  然而,如范存入、苏辙、苏轼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心怀抱负,有着很坚定的政治理想,他们就宁可受到司法改革的束缚,也不愿意向新法妥协。

  但这一类人毕竟是少数,由于大多数地方官员都支持,这个青苗法在京东东路推行的非常迅速。

  很快就抵达登州。

  登州的情况也跟济南府差不多,先是面向乡村放贷青苗钱,如果借出去的钱不多,官府再联合乡绅、地主,分摊这青苗钱。

  范纯仁得知之后,立刻就此提起上诉,这跟青苗法的规定不一样,但跟他预想中的是一模一样。


相关章节: 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无伤大雅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六百二十一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夺权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间税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节)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六百二十九章 时间就是金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