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一剑吞鸿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一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一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


推荐阅读: 玄学大佬他只信科学穿书后我和民国大佬又HE了开局继承修仙门派,弟子竟全是卧底清冷侍卫竟黏上我了这个文娱时代有点意思我的高冷傲娇女总裁灵起时七步之内又准又快洛杉矶的夜行者如果你动了情便输了回档06开局爆出熟练度面板

我姓杨,父亲说曲州多松无柳,遂取单字为‘柳’,期我在松柏成林的曲州能够一枝独秀。
母亲说一丝杨柳千丝盼、三分春色二分羞,遂赐字盼休,希望父亲在外走镖时,能够事事顺意,一路平安!
结果,父亲平安的走了镖,母亲不平安的生了我!
对于母亲,父亲所言甚少,母亲的生辰八字、脾气秉性、日常喜好等等,我统统一概不了解。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的生日,即是母亲的忌日。
我不清楚那段陈年旧事究竟如何,也没有人敢同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更没有直接去追问父亲,毕竟,我理解父亲这些年的不易,更理解父亲的艰辛,我就不再去戳当年的伤疤了。
父亲杨奇一生刚直、不擅言谈、不喜攀龙附凤,所以,我凌源镖局在华兴郡所辖八县的镖行中,只有被压着打的份儿,肥差、官差、美差经常被人巧取豪夺,父亲只能走些油水不多的小镖,挣些辛苦钱和血汗钱。
当然,小镖有小镖的好处,运镖没那么大风险,再加上华兴郡治安还算得上佳,所以,父亲的刀,大半辈子都没出过鞘,跟随父亲的镖师们,也从青丝熬成了白头,不得不说,镖师这种刀光剑影里混饭吃的职业,父亲和他的老伙计们干这一行能干到死,也是父亲创造的一个奇迹。
在我认为,平平安安,这是父亲一生,最大的成功。
就这样,父亲起早贪晚,辛苦经营凌源镖局三十余年,也勉勉强强才有镖师八十,养活了三百余口人家衣食无忧。
由于长期奔波糊口,父亲对武艺疏于钻研,穷尽一生,也才堪堪入了上巅倒马境!
在大汉帝国人才辈出的江湖里,下境武夫遍地都是,除却军中,华兴郡江湖里的下境武夫,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堪称多如牛毛。
父亲这个成绩,实在算不得出彩,甚至连平庸都算不上。
由此可见,大哥刘 德生看重凌源镖局,并不是因为父亲的境界,而是因为他娶了姐姐这个智囊,也因为他需要凌源镖局在凌源的根基和人望,来帮助他夺得家主之位。
这一点,父亲、我和姐姐,心知肚明。
......
百余年前,魏文帝曹丕麾下重臣,尚书令陈群对江湖分级时,曾这样定义倒马境界:以单手之力,阻奔腾之健马,卸其力而倒推之,是为倒马。
下巅倒马境只在武道第四层,属于武夫中的下等。
如今江湖,腾龙卧虎,倒马境界的武夫不值一提,不过这下巅倒马境,可绝不是一股子蛮力那么简单。以智悟道、入境既致物的文人自不必说,武夫若想入倒马境界,需要数十载夜以继日的苦练和钻研,还需要一点点儿秘籍灵药或是高人指点,非天资中上者,武夫永生不得入倒马境。
过了倒马境,便是武夫中境卸甲、推碑、破城,武夫只有入了破城境界,才可心生一念,调动丹田气海中的气机,使用绝妙招法,到那时,天下武夫才算真正摸到了武道的门槛儿。
父亲未娶妻时便入了倒马境,因凡尘俗世纠葛,人活到来仍未突破下境入得中境,跟着父亲的老兄弟们每每欢聚饮酒,都会说镖行生意耽搁了父亲这位练武奇才。
姐姐常说我是练武的好材料。
其实,我在六年前,也就是在十二岁那年,便已破了撼树境,将入倒马境界,父亲却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年少成名终是会滋生恶习’,叫我隐藏境界,低调行事。
我既没有振兴镖局的志向,也没有追求武道的雅兴。
所以,除了父亲,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我当年破境一事。
......
姐姐杨观年长我三岁,相貌平庸,但英英才气却是被凌源城父老所公认,如果子归学堂大先生刘权生是苍穹里熠熠生辉的星耀,那么姐姐,便是神仙遗留在人间的一块儿美玉。
公元334年,也就是我入境撼树的那天,墨家钜子寒李途经凌源,曾风评三人,一人得‘我若不醉,世人安醒,我若醒酒,世人安生’,一人得‘心有七窍,滴水玲珑’,一人得‘六岁解文,构思无滞,词情


相关章节: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六章 城西祭事,狗仗人势(下)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七章 路慢人艰,世短情薄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八章 幽花阴树,疗伤话世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九章 闻鸡起舞,玉汝于成(上)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章 闻鸡起舞,玉汝于成(下)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二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三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四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五章 人事人情,人义人生(上)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十六章 人事人情,人义人生(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