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里正 120、苦心

120、苦心


推荐阅读: 我曾行走阴阳界服软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戾后重生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自在都督府赏功一别后,赵正便就再也没见过安郡王了。
赵末是凉州刺史,皇帝陛下的堂兄。在河西,他是抵御吐蕃的代表人物。也是景中年间与吐蕃谈判疆域划分的大唐代表,更是一力主张赵硕坚决扩军的中坚力量。
其人耄寿之龄,征战沙场已有五十余载。在大唐内患边乱、情势最为危急的时刻,便是他坚守河西门户, 呕心沥血守护大唐西北大门,为唐军争取了有利时机稳定了西北局势。
但赵正其实对他的观感并不太好。
在他眼中,赵末恰恰就是“老而不死是为妖”的代表人物。虽然身上功绩显赫,但这个人阴险毒辣,是个非常难缠的角色。
好就好在,他与自己是一条线上的。
赵正起身迎接,安郡王仍旧一身宽袍,头上挽了个发髻,横插一支朴素的玉簪。白色胡须一尺余长, 在西北风的吹拂下,飘飘然地不像个领兵打仗的郡王,倒像是个深山老林中走出的修仙之人。
“安郡王!”赵正拱手作揖。赵末呵呵一笑,翻身下马。
“元良,天都黑了,你在这作甚呢?”
赵正也不隐瞒,将今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合盘托出。他倒想看看,精于算计的赵末面对这般局面会有怎样的态度。
却不料赵末哈哈大笑起来,“哼”一声,道:“此等拙劣伎俩,实难登大雅之堂。元良可查出了什么?”
赵正摇头,“不曾。”
“那便收了吧。”赵末道:“听闻你平凉的米酒甚好,可否请我这个糟老头子喝一杯?”
赵正心说你真是个神,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情喝酒。
也罢,既然直接靶标安郡王自己都不急,那他这个被搂草打了的兔子又急什么。于是便搀扶着赵末重新上马,让段柴收队回营, 又让赵金玉看好府库, 明日再作计较。
自己在前引路,带着安郡王回了平凉。
到了客院,安郡王屏退了左右,让他们自在门外把守,只留赵正一人,为他烫酒。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家常,而后赵末又问了些团练营的事。赵正没什么心情应对,聊着聊着便“啧”了一声,“安郡王当真如此泰然?”
“不然呢?”赵末轻轻一笑,给赵正倒了一碗水酒,话锋一转,道:“苍宣伯认为,此事何解?”
赵正道:“此事看似简单,但越查我越觉得复杂。”
“怎么说?”
赵正道:“也不知怎么说,就觉得怪异。如这般明目张胆地缺斤少两,怕是一般人干不出来。还有米里掺沙土这种事,能瞒几日?彷佛……”
“彷佛做这事的人就怕你不知道?是也不是?”赵某补充道。
赵正连忙点头,“所以就觉得蹊跷。若只是贪墨,我也就认了。可这明摆着还有后手,想对付安郡王和平凉, 不应该做得更隐晦一些?他这么做,不就打草惊蛇了?”
“你说我是蛇?”赵末呵呵道:“还是说你赵正是草?”
“……”
赵正暗自摇头,赵末这个人,当真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惧,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
“福来祸所倚,祸去福必至。”赵末道:“老夫何等手段没见过?何等手段没用过?无论阳谋阴谋,元良,你能看清本质,老夫心中甚慰。”
“安郡王!”赵正无语:“这可是冲你来的!”
“那又如何?”赵某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元良你经历地还太少,再过个几十年,怕是要与老夫一般,风轻云澹了!只是有一问,元良可能告知?”
“安郡王言重了,但问便是。”
赵末端着酒碗,盯着赵正,眼里收起了笑意,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河陇之策,元良认为何处为重?”
“吐谷浑。”赵正想也没想,径直答道:“河西达布是疥癣,吐谷浑才是命脉。”
“苍宣伯还请细说。”
“不敢!”赵正道:“河西断了大唐与安西的联系,表面上看,是如今大唐最大的隐患。我看过朝中的邸报,提议对河西用兵的人多过对吐谷浑用兵的人。在他们眼中,收复了吐谷浑,只是为慕容家做嫁衣。而且吐谷浑地


相关章节: 115、皮蛋116、干活117、蛀虫118、没了119、追查121、同宗122、嗣子123、放手124、有了125、太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