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第一百六十七章,统销统购

第一百六十七章,统销统购


推荐阅读: 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大唐里正戾后重生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我能解读世间万物原来我真的是剑仙

“这是干什么的啊。公粮不是交过了吗”
从养殖场一出来,刘光齐就看到一辆马拉的木板车载着一车的粮食咯咯吱吱的从村里朝村外走去。
“那个啊,那个是城里来的收粮队。今年咱们这块儿小麦的收成还算不错,城里边可能粮食不够吃,粮油所就跑到咱们这儿收点余粮。这样也挺好,正好省了咱们进城的麻烦,这都来了好几回了,今个儿这应该是最后一回了,再来谁家也没有余粮了。”
五爷看着远去的收粮队给刘光齐解释道。
“哦,没事儿了,五爷,您回去吧,我回家看看。”
跟五爷分别后,刘光齐看着远去的运粮队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两个月,到了十月份为了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国家就要对粮食实行统销统购的政策,禁止个人自由买卖粮食,随后更是扩大的统销统购的范围,把棉油布等跟日常生活有关的所有东西都纳入统销统购的范围,新中国也正式进入票证时代。
这个政策有力的保证了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按照规定bj地区在统销统购工作展开后,给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为分别为以下几种;
像刘海中从事钢铁产业的特殊重体力劳动者,每个月的定量平均数不得超过五十五斤。
而易中海那种重体力劳动者平均数则是不得超过四十四斤。
其它轻体力劳动者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至于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一斤。
像刘光齐这种大、中学生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最后就是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平均数不得超过二十七斤半。低于十岁的孩子则是按年龄分段,不到两岁的是九斤,两岁到十岁的是十三斤
这是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平均下来成年人每天也就是一斤多点粮食,这点粮食很明显是不够吃的,像刘海中这种大胃王一顿饭差不多就能把这点定量吃光。
为了能吃饱这个时代人们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把细粮换成粗粮,按照规定,粮食的定量分为粗粮和细粮,细粮占百分之七十,粗粮占百分之三十。
但是为了能够吃饱,人们通常会把这个份额调换过来,甚至全部换成粗粮,就比如电视剧里的闫埠贵,他就是这么干的,虽然他们家现在吃的也是粗粮。
为了以保证一五计划的成功,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三定的政策”即,定产,定购,定销。
定产是按户为单位,以今年年实产量,加上明年年计划产量可靠增产部分,减去5%作为定产产量,一定三年不变。
定购是依照定产数量,减去口粮、种子、饲料和应交公粮后,余粮交售80%—90%,单一购率不累进。留粮标准为:口粮,农业人口每年人均留240公斤,最高留255公斤;种子粮,每亩耕地6.5公斤;饲料粮,肉猪每头15公斤、母猪75公斤、耕牛8公斤。
定销是对山区和产粮地区的缺粮户,根据县核定给乡、村的粮食定销数,以户为单位实行定销。定销数一年评定一次。采取“以人定量,按户计算”的办法,由粮食部门发证,凭证到指定的供应点购买粮食。
一个农民一年只有四百八十斤粮食,平均下来一天只有不到一斤半的定量,要知道农民的干的话可不比工人少。而且这还是好的年景,不好的年景就不用说了。
自己是不是趁着这个政策还没实行,偷偷的买点粮食屯在空间里,虽然自己空间里还有不少粮食,可是家里吃饭的人也多啊,算上秦淮茹,再加上白美,白慧八口人,那点点粮食早晚都有吃完的时候。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白美看到刘光齐愣神的样子,伸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
“哦,没什么,走吧”
回过神来的刘光齐笑了笑,带着白美和秦淮茹朝自己家走去。
“你回来了,二哥”
刚走到家门口,刘光齐就听见背后有人叫自己,扭头就看到刘光义背着一个箩筐从山上走了过来。
“你这是干什么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二章,何大清出走2第一百六十三章,何大清出走3第一百六十四章,易中海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郊游第一百六十八章,广积粮第一百六十九章,琉璃厂换钱第一百七十章再遇破烂候第一百七十一章陈雪茹怀孕第一百七十二章开箱寻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