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成了大明勋戚 193 公心大义(二合一)

193 公心大义(二合一)


推荐阅读: 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我能解读世间万物原来我真的是剑仙当徒弟对我木有爱情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港片只手遮天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NBA之最佳队友从斗罗开始一天一张体验卡秘术纪元死神:从灭却师线回归的黑崎一护

是看着御案上那厚厚一叠的奏章,以及在场的成国公,在场参与廷议的官员们面对皇帝询问,纷纷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王振得罪不起,难道以成国公为首的勋戚集团又得罪的起吗?
现在的王振可还没到正统十四年一手遮天的境界,至少勋戚们联合起来,与他掰掰手腕还是没问题的,成国公朱勇也还没到要屈膝奏事的地步。
见到殿内群臣居然无一人回话,朱祁镇简直是惊呆了!
这到底什么情况,一个区区出镇巡抚的案子,廷议的文武大员们都不敢发表意见?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皇帝的悲哀,很多天下皆知的事情,可能就只有他不知道。
从而也在侧面印证了,厂卫特务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没有自己的情报机关,皇帝很容易就被群臣给架空。
好比明朝末年的崇祯帝,杀了魏忠贤自废内官厂卫的能力,再也无力压制明末东林党士大夫群体,战事被忽悠瘸了最后只得煤山上吊。
“俞卿家,你来说!”
看到无人发言,朱祁镇干脆指定大理寺卿俞士悦来回答。
毕竟于谦的罪罚是他判定的,总得给出一个理由服众。
面对皇帝钦点,俞士悦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于谦不忠不敬乃证据确凿,当判死刑!”
不管有没有王振的压力,俞士悦既然已经判定于谦的罪责,那么就必须一条道走到底,否则就成了自己的失职之罪。
“都御史,你也是这么认为吗?”
判刑是由大理寺判的,但是监察却是由都察院通过的,都御史王文这时候不可能置身事外。
“回陛下,臣赞同俞廷尉所言,于谦之罪在于藐视天子威仪,罪不容诛!”
听到都察院跟大理寺主官,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判罚,于是朱祁镇再次向着群臣问道:“诸位卿家可赞同刚才所言?”
“臣赞同都宪跟廷尉所言!”
一名都察院监察御史站了出来,支持王文跟俞士悦的判罚。
“臣附议!”
通政使李锡也站了出来,这桩案子就是他弹劾的,自然得立场坚定。
很快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吏部侍郎,以及部分科道言官纷纷出列表示附议,他们就是目前朝中依附于王振的中层官员。
但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兵部尚书徐晞站了出来说道:“咳咳,于谦乃兵部官员,臣约束下属不力,还望陛下从严处罚以儆效尤!”
徐晞此时脸色有着一种病态的青黑,他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界,向朱祁镇上表好几次乞骸骨回乡,一直都没有等到审批同意。
原因就在于接任的兵部左侍郎邝埜,并不是王振的人,徐晞一旦退下的话,阉党实力将出现非常大的削弱。
同时也抱着人走茶凉的担忧,现在的徐晞压根就不敢得罪王振。一旦自己离职或者逝世,子孙后代就没有了庇护伞,家族性命恐就危矣!
于谦顶头上司的发话,让局势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本来还打算辩驳几句的礼部侍郎王英、钱习礼等人,此刻都选择了沉默。
毕竟他们愿意上疏求情,除了同情于谦认为他罪不至死外,更多还是看在沈忆宸的面子上。
但同情跟面子,远远达不到彻底豁出去的地步。于谦判死已成定局,再怎么争辩都占不到人数的上风,大势不可违!
这就是京官跟外官最大的区别,哪怕于谦加了兵部右侍郎衔,依然没有跻身于文官核心圈子里面来,有事了自然也得不到阁部大员的相助。
相比较当年大理石少卿薛瑄,六部九卿官员有兔死狐悲之感,纷纷上疏对抗王振的局面,可谓截然不同。
望着台下诸位大臣不敢言语,王振原本愤怒铁青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谷石
一个黄毛小儿以为有了勋戚当靠山,就敢号召群臣上疏跟咱家斗,现在就让你明白,朝廷之中到底是谁说了算!
“诸位卿家还有不同意见吗?”
朱祁镇开口再次询问了一句,他感到廷议的结果有些过于顺畅了。
原本还以为会出现正反两方好好


相关章节: 188 秦桧齐名 (二合一)189 天才奸佞 (二合一)190 于谦问罪(二合一)191 杀母之仇(二合一)192 天下大势 (二合一)194 吾往矣!(二合一)195 四品大员(二合一)196 莫问前程 (二合一)197 朱仪濒危(二合一)198 无毒不丈夫(二合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