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完美2001 第一百四十一章 ‘饭圈’文化的应用

第一百四十一章 ‘饭圈’文化的应用


推荐阅读: 万界邀请函太上执符诗仙剑序九州修仙界轮回乐园神级魔修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怪人回收大师我有无限天赋一颗奶甜橙快穿之厨子太腹黑夫人守家好辛苦

事情进展很顺利,以至于刘易都有点怀疑这玩意是不是没有进入门槛的。

但转念一想这是谢莹莹去办理的好像又说得过去。

长得好看有些时候也是特权。

况且还长的那么好看还有才的女孩,于是两人简单的考核了一下就通过了。

在这之后就是选修课了。

在专业选修课上没得选,毕竟你不学你报这个专业搞个蛋蛋啊。

但是在其他选修课上自由度就很大了,起码在学分满足的情况下,自由发挥。

刘易没啥意见,在和室友参考后,剩下的全是谢莹莹弄的。

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选了些什么。

说起来这个书读得也是搞笑。

高考的时候是挤破头也要进这,进来了反而感觉就没啥了,毕竟刘易只是想体验一下大学生活。

颇有一直“渣男”处理事情的气息。

得不掉就毁到,得到就抛掉得意思。

当然这开玩笑的,确实是刘易不知道该选什么课而已,当初的目标很简单考上燕大。

剩下的目标就不是关于在燕大内生活得事情了,而是得好好考虑自己发展的事业了。

比如,近期将会到来的三只松鼠和知呼推广问题。

没错刘易又不准备花钱宣传,而是准备在没人注意到他的这个时间点慢功出细活。

而是将第一批知呼使用人群进行定位。

这样的好处只有一点加强当前用户粘连度,因为使用人群的固定性,那么功能设计上在前期就可以适当的为他们考虑一下。

比如明星板块?或者电影板块!还会或者各大高校校花榜!

这也是可以的嘛,毕竟学校之间的校花之挣“由来已久”。

这样会在这批最早的网民手中形成最早的“饭圈”文化。

也就是刘易一开始就考虑过的粉丝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的升级版“饭圈”。

按道理来说饭圈也指粉丝圈,两者类似。

但刘易为什么会说他是粉丝圈的升级呢?

因为这个圈子的构成多为十几二十的年纪的人。

最大的就是刚上大学的学生,最小的是刚上初中的学生,这个阶段的人群刚好是时间最多的人,也是精力最为充沛的一群。

让一个块三十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去追星?

搞笑吧!

你问刘易是不是周董的粉丝刘易会毫不犹豫,但你说让刘易去打卡应援,刘易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这就是粉丝圈与“饭圈”的区别。

虽然说是一类人,但明显“饭圈”更为那啥。

比如在cxk最红的时候,做为一个30来岁的人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因为一个既没有代表作也没有任何娱乐圈资历的人突然爆红,换任何一个90后往前的人不都不大能理解。

毕竟他们那个时代的明星不是帅就是有才,要么很过分的是两者兼备,不能理解年轻人审美的同时也就带上了有色眼镜。

但刘易例外,他仔细研究过。也百度过,最后这一切他将其归咎于“饭圈”文化。

也就能理解当代年轻人了。

刘易当时就了解过相关的信息。

国内最早的粉丝圈应该诞生于2005年那个超男超女的时代。

一堆草根歌手的崛起让支持他们的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尤为强大。

很多支持他们的粉丝会积极地去做各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应援来为自己偶像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曝光度,“饭圈”现象和“饭圈”文化开始形成。

这也是最为朴素的饭圈文化,因为他们觉得明星的出名或者曝光度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也就会更有归属感。

反正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

其实粉丝圈文化的兴起并非是超级女声,追溯的话能发现早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就播出了一档歌舞类平民选秀节目《星光无限》,即《星光大道》前身。

该节目生产了大量的草根明星,但却并没有产生“饭圈”现象。

可见,仅靠明星是无法吸引大量粉丝自发形成“饭圈”的


相关章节: 第136章 “最强法务部”计划第137章:罗阳第138章 未来的路第139章:罗阳第140章 老师这次允许拖堂……第142章 电话第143章:孙芮第144章 谢莹莹的好奇第145章:白菜价第146章 有生之年

也许你还喜欢: 完美2001txt完美2001 123完美20012完美2001txt下载完美2001下载完美2001完美2001 小说完美2001 扑街一万次完美2001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