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第十五章 沈浩波

第十五章 沈浩波


推荐阅读: 诡路仙途贴身龙卫:保护我方傻白甜千灵之心泠风浮仙秦时之儒门天下桎梏只有怪兽可以吗拥抱你的夏天我以年龄为生狂龙出世山河如故天师的关门弟子绘梨衣

堪称奇迹…
当然比不上肖站哥哥封面的《人物》——当期销量1219万册…
但《武侠版》是纯故事,单价6元呢!
网上讨论度非常高,尤其是天涯论坛,关于《天下第一》人物抄袭的帖子盖了两千多楼…
不过最近讨论的都是朱无视到底是好是坏…
一部武侠小说能有这样的热度,说一句‘奇书’,并不为过。
沈浩波言简意赅,说了想拿下《天下第一》的出版权…
沈旭东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天下第一》的出版,已经有好几家出版社打电话联系沈旭东了,其中不乏长江文艺出版社、团结出版社,甚至包括三联出版社…
另外说一句,《天下第一》的繁体版售出了,由台湾的河图出版社拿下,30万人民币…
毕竟沈旭东至少初出茅庐的作家,30万已经很牛逼了!
而且…直接把钱打过来了…
非常干脆。
繁体出版,就是出版在台湾,销售靠租书店这种模式。
台湾的书一般一本都是在5万到7万字之间,一本书大概能带给作家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元的基础收入。
卖得好的话,收益很高的!
另外说一句,早期的网文,类似《光之子》、《风姿物语》、《天魔神谭》基本都是靠繁体出版养活的…
繁体出版已经售出,沈旭东暂时对简体出版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天下第一》最关键的是改编权…
再说了,那么多有名的出版社感兴趣,沈旭东凭什么把《天下第一》的出版权交给沈浩波?
就凭他姓沈?
……
沈浩波只是说了一下目的,然后就拉着沈旭东一起吃饭,聊起了自己的经历:“我以前写诗,根本养不活自己…听一个前辈说做图书有钱可赚!然后我就下海了。”
“参加一次图书订货会,可以收好几百万现金,钱都数不过来。”
确实,两千年前后是我国书业发展的黄金年代,随便拿个封面就可以在订货会上收到很多钱,陈明俊、张晓波等策划人就是那个时候浮出水面的。
插一句,陈明俊创立新经典,出版经典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中文版,上市4个月卖掉80万册:《德川家康》总销量已达到220万册;《1q84》卖掉160多万册:《白夜行》200多万册,多了,还有张爱玲的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60万册;
张晓波创立凤凰联动,最早策划《中国可以说不》系列而崛起于中国出版界——一年销量300万册!
沈浩波显然没这么好运:“我拉来一个朋友,凑了15万,搞了一家图书工作室。而且,不到三个月就推出了第一本书《蜡笔小新宝典》。”
“《蜡笔小新宝典》?那是什么?”
“漫画啊…”
“…您接着说!”
《蜡笔小新》就《蜡笔小新》,为是么要加‘宝典’两个字?
沈浩波苦笑一下:“等我们费劲巴拉卖出2万多册,才发现被骗了,这个行业欺负新人,那些卖书的根本不结账。”
“后来呢?”
“苦撑着呗…”沈浩波忽然问:“春树你知道吗?”
沈旭东点头:“听过!”
“她的《bj娃娃》是我负责出版的…”
“您出版的?那她新书发布会…穿肚兜也是您策划的?”
“对!”
沈浩波苦笑了一下:“《bj娃娃》是她第一本小说,没什么名气,不搞点噱头出来,很难卖的!”
岂止是噱头…
沈浩波把春树打上“离经叛逆”的标签,最大胆的就是让她在新书发布会上穿上红色的肚兜。
《bj娃娃》一炮而红,三个月销量过12万册,春树也凭借《bj娃娃》这部作品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与韩寒、满舟、李杨四人被称为“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
“你知道我看到《天下第一》,想到的是什么吗?”
“什么?”
“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
wap.


相关章节: 第十章 跟组笔记(一)第十一章 额,任务?第十二章 吃粉?第十三章 类似的节目?第十四章 守口如瓶第十六章 拒绝第十七章 合格的制片人?第十八章 师姐第十九章 被无视第二十章 跟组笔记(二)

也许你还喜欢: